第76招:中医如何诊断月经不调
2025年11月01日
第76招:中医如何诊断月经不调
中医学将月经不调归纳为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过多或月经过少。但临床上往往不是单纯一种症状出现,如月经过多常与月经先期并见,月经过少常与月经后期并见。那么,中医学是如何诊断月经不调的呢?
1.血虚型月经不调
血虚型月经不调症见于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清稀,伴有眩晕、失眠、心悸、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舌淡、脉弱无力。治宜益气、养血、调经。
2.肾虚型月经不调
肾虚型月经不调症见月经初潮较迟,经期延后,量少,色正常或暗淡,质薄,伴有腰酸背痛,舌正常或偏淡,脉沉。治宜补肾、养血、调经。
3.血寒型月经不调
血寒型月经不调症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淡,有块,或色淡质稀,伴有小腹冷痛,喜湿喜按,得热则减,或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淡,苔薄白,脉沉紧或沉迟无力。治宜温经、散寒、调经。
4.气郁型月经不调
气郁型月经不调症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排出不畅,伴有少腹胀痛、乳胀胁痛、精神抑郁,舌正常或稍暗,脉弦涩。治宜行气、活血、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