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叛性的女同性恋言情小说

二、反叛性的女同性恋言情小说

本节要讨论的另一个文本来自女同性恋出版社——水中仙女出版社的系列言情小说类型。丽莎·夏皮罗(Lisa Sharpiro)的《冬天的颜色》(Color ofWinter)[33]是水中仙女出版社的一本言情小说,这个出版社把自己宣传为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女同性恋/女性主义者出版公司,并把这本书称之为“你意想不到的浪漫爱情”(第202页)。很显然这一文本把自己定位为对言情小说类型的挪用,而且通过挪用成功地批评了传统类型的意识形态。

与《激情的果实》不同的是,《冬天的颜色》遵循了言情小说这一类型的基本模式,关注两个情人、关注被追求的感觉,并关注与妨碍他们关系的习俗所进行情感上的斗争。女主角桑德拉·罗斯在工作中很有能力,但在感情上曾被伤害过,这使她拒绝恋爱。是对欲望的接受愈合了她的伤痛并改变了她对自己的看法。“爱情对她来说,不坚硬也不柔软、不困难也不简单。在那个时刻,它是唯一的立足之地。”(第99页)这种对爱情具有战无不胜的力量的歌颂,在言情小说文本中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但这种歌颂不是永恒的,而只是相对地“在那个时刻”。爱情改变了女主角和“男主角”,它的力量强大到可以推翻所有规则,但却不是持续到永远的。在女同性恋关系中,两个女主角向彼此做出种种承诺,就是无法承诺终生相伴,这个结果是不可避免的结果。幸福到老的幻想被悄悄地抛弃,因为她们承认有比爱情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她们的事业。她们的爱情能够向彼此证明,她们不需要在事业和婚姻之间做出选择,而是可以两样都拥有。在小说主人公桑德拉和杰伊的爱情中,她们公开承认她们的需要,并鼓励对方牺牲自己的欲望而去追求各自的事业。米尔斯·布恩的异性恋女性主义可能会改变婚姻制度而不摧毁它,而女同性恋言情小说则认为爱情与所有权无关,而是关于无私地给对方保持自我的自由。通过挑战传统的结局,言情小说自身的概念正在被重新修订,欲望不是永远持续的东西。

权威、财富和地位之间的平衡也被两个情人所质疑。桑德拉·罗斯51岁,是伯克利大学的一名历史讲师,热爱烹饪,对性胆怯,遵守规则,她以丰满的身材和柔软的银发形象,挑战了传统言情小说对女主角的年龄歧视。她具有权威和地位,并且在指导杰伊的提案。而杰伊29岁,是一个富有的慈善家的女儿,性格叛逆、拥有财富、生活安逸、对西海岸年轻一代的女同性恋充满信心。杰伊用她更具挑衅性的态度,不断地迎接和跨越一次次的冲突和矛盾。年龄、权威、经历和傲慢等处于支配地位的东西在她们之间分摊,哪个人都不能拥有全部。

与她们欲望冲突的是社会期望,而不是女同性恋关系。真正的困难是金钱、势力、部门政治和父母的压力。这些来自制度上的敌人,维护社会现状并阻止两个女性找到幸福。传统意义上的家庭被表现为有害的社会制度。“每一代人确立习惯并维护习俗,在传统圣坛上牺牲个人的偏好”(第165页)。杰伊强势的母亲牺牲女儿成为木雕家的艺术天赋,为的是获得遗产并操纵桑德拉在学校的职位。从她身上可以看出,制度和家庭总是要求个人做出牺牲。作为一个陪衬的例子,桑德拉具有艺术才华的父亲放弃了他的天赋,成了一个律师来满足家庭的期望,最后他自杀了。桑德拉愤怒地指责她母亲不够爱她的父亲,没能帮他找到自己的信念以反抗传统体制的束缚。爱情其实并不是安全的港湾。它是为对方的最大利益服务、支持对方并鼓励对方为激情而冒险的积极欲望。爱和承诺正在被重写,它们从“所有”(ownership)和“占有”(posession)的特征中解脱出来。

桑德拉帮助杰伊找到对艺术的信念,使她敢于将自己的作品“暴露”在公众中,并让她去纽约追求自己的艺术梦想,尽管那里离桑德拉很远。杰伊对桑德拉的爱也是一样的有益,因为这种爱迫使她拒绝守旧的行为。她想到了自杀的父亲,他选择死亡是因为他无法活在规则之下。因此她害怕她的女同性恋关系会导致相似的结果,被社会驱逐而自我毁灭。杰伊的美丽和叛逆使得她拥抱“具体处境下的道德……尊重自己的真理”(第160页)。桑德拉内心的不适(表现为她经常喝酒)、失眠以及文思中断等症状在故事结尾都得到改善。当她独自在加利福尼亚时,“她似乎看不到自己的转变,但毕竟创造力没有消失。一行接着一行,她的作品逐渐成形。她相信这些文字会把她带到春天”(第200—201页)。这个文本歌颂爱情的力量,在故事结尾两个情人分开了,她们如此地深爱着对方,以至于能够将对方真正的幸福放在首位。那种幸福,追求事业或“本性”(nature)的幸福,被认为比她们的欲望更重要。爱情不是女人生活的全部。

整部小说的行文没有讽刺的语气,也没有高高在上地评论言情小说模式,因为那样做会妨碍对女主角身份的直接认同,而女主角是这一类型的标志和乐趣之一。女同性恋的生活方式要求对通常的情节规则进行彻底的改革,而女同性恋言情小说通过人物塑造来质疑异性恋的意识形态。虽然杰伊具有一些“男性”特征,而桑德拉具有“女性”特征,但她们的性格特征使通常的权力结构复杂化了。最初杰伊追求桑德拉,使她了解到自己的欲望,但她接受了桑德拉出于职业关系考虑的拒绝,后来桑德拉反过来追求杰伊。和传统的模式不同,她们轮流充当追求者和被追求者,欲望战胜恐惧的想法是动态的,在两个人之间周转。这使追求者和被追求者的二元对立从男女两性固有本质的构建中解脱出来。两个角色都来自存在很大问题的异性恋家庭,并且情节显示那样的家庭不能满足个人的需要,而是强迫主人公违背自己的本性,这导致不幸福的结果。要想突破陈规、赢得幸福和自由需要勇气,而勇气来自有同样思想的灵魂的爱和鼓励。和其他女同性恋小说文本一样,《冬天的颜色》对一些次要角色进行了细节刻画,他们支持这对情人并帮助她们寻找前方的出路。这挑战了传统的写法:即两个情人孤军奋战,在其“自然的”同居状态中与世隔绝。创造性的满足和传统家庭的对立这样的情节,暗示了女同性恋者承认自己的欲望并勇敢地走了出来。夏娃真正的“罪”被认为是“接受了另一个人的思想,却忽视了自己的思想”(第126页)。杰伊这样表达对展示自己雕塑的惧怕:“如果你有机会向公众展示最隐私的自己,你会把灵魂暴露在世界之下吗?”(第177页)在一次聚会中,受人仰慕的优雅的黑人学者奥德丽·林登也被发现是同性恋。“女同性恋关系对我来说并不新鲜,但公开这种身份则是新鲜的”,她解释道。桑德拉也承认,“暴露这种身份不是对每个人都那么容易的”(第183页)。

女同性恋言情小说赞成女同性恋者的欲望,并讨论它所导致的社会排斥。通过挪用言情小说的类型模式,女同性恋言情小说还颠覆了一些固有的意识形态,这是通过重写传统异性恋的自然化、家庭婚姻制度和爱情在女人生活中的中心地位来实现的。《冬天的颜色》质疑了成熟、富有、精通世故的男性改变年轻、收入一般、不谙世事的女性的权力结构。正因为权力结构在他们之间分摊,改变也应该是相互的。它重写了通常对同性欲望以及阶级种族问题的沉默,在结尾质疑了爱情的力量和重要性。

女同性恋言情小说彰显了“正常”的言情小说类型中一些不寻常的存在。然而,虽然它可能在意识形态方面更成功,但在通俗性方面却没有那么普及。爱丽丝·沃克(Alice Walker)的小说《紫色》(The Color Purple)在描写非裔美国女同性恋时,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根据该书改编的电影更具有颠覆性,但由于电影更广泛的传播和影响,比原书引发了更多关于非裔女同性恋的文化讨论。《冬天的颜色》和《激情的果实》是否是成功的女性主义文本依赖于人们对成功这个词的特殊理解,即在颠覆意识形态和争取广泛的读者之间的权衡。这些小说把类型模式挪用到当代文化有关性别的变化的探讨之中,以改变言情小说的话语。这不是爱情类型小说历史上的第一次变化,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因为言情小说这一类型一直在关注和评论变化着的女性特质的文化构建,并且这一构建越具有流动性,这个传统模式就越要重写自己。

【注释】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72页。

[2]Jay Dixon,The Romance Fiction of Mills and Boon 1909-1990s,London:UCL,1999,p.58.

[3]Barbara Rudolph,“Heartbreak comes to Harlequin”,Forbes,29(March 1982),pp.50-51.

[4]Nickiann Moody,“M ills and Boon's Temptations:Sex and the Single Couple in the 1990s”,in Pearce and W isker(eds.),Fatal Attractions,p.154.

[5]Ann Rosalind,“M ills and Boon Meets Feminism”,in Jean Radford(ed.),The Progress of the Romance:the Politics of Popular Fiction,London:Routledge,1986,pp.195-218.

[6]Shulam ith Firestone,The Dialectic of Sex,New York:Morrow,1970,p.180.

[7]Tania Modleski,Loving With a Vengeance:Mass-Produced Fantasies for Women,Hamden,Connecticut:Archon,1982.

[8]David Margolies,“Mills and Boon:Guilt without Sex”,Red Letters,14(Winter 1982-1983),pp.5-13.

[9]Anne Barr Snitow,“Mass Market Romance:Pornography for Women Is Different”,in Snitow,Stansell and Thompson(eds.),Desire,pp.258-275.

[10]Rosalind Coward,Female Desire:Women's Sexuality Today,Jondon:Paladin,1984,p.14.

[11]Rosalind Coward,Female Desire:Women's Sexuality Today,Jondon:Paladin,1984,p.14.

[12]Ibid.,pp.190-192.

[13]Rosalind Coward,Female Desire:Women's Sexuality Today,Jondon:Paladin,1984,p.190-196.

[14]Janice Radway,Reading the Romance:Women,Patriarchy,and Popular Literature,London:Verso,1987,p.13.

[15]Dorothy Evans:多萝西·伊文斯是20世纪80年代活跃于史密斯顿的言情小说专家,曾广泛呼吁镇上女性阅读言情小说。

[16]Janice Radway,Reading the Romance:Women,Patriarchy,and Popular Literature,London:Verso,1987,p.83.

[17]Janice Radway,Reading the Romance:Women,Patriarchy,and Popular Literature,London:Verso,1987,p.84.

[18]Ibid.,pp.139-140.

[19]Janice Radway,Reading the Romance:Women,Patriarchy,and Popular Literature,London:Verso,1987,p.146.

[20]Ibid.,p.149.

[21]Janice Radway,Reading the Romance:Women,Patriarchy,and Popular Literature,London:Verso,1987,p.199.

[22]Janice Radway,Reading the Romance:Women,Patriarchy,and Popular Literature,London:Verso,1987,p.217.

[23]Janice Radway,Reading the Romance:Women,Patriarchy,and Popular Literature,London:Verso,1987,p.73.

[24]Janice Radway,Reading the Romance:Women,Patriarchy,and Popular Literature,London:Verso,1987,p.75.

[25]Janice Radway,“Romance and the Work of Fantasy:Struggles over Fem inine Sexuality and Subjectivity at the Century's End”,in Jon Cruz and Justin Lew is(ed.),Viewing,Reading,Listening:Audiences and Cultural Reception,Boulder:Westview Press,1994,p.14.

[26]Kay Mussell,Fantasy and Reconciliation:Contemporary Formulas ofWomen's Romance Fiction,Westpoint,Conn:Greenwood,1984,p.4.

[27]Alison Light,“Returning to Manderley:Romance Fiction,Female Sexuality and Class”,Feminist Review,16(April 1984),p.22.

[28]Janet Batsleer,Tony Davies,Rebecca O'Rourke and Chris Weedon(eds.),Rew riting English:Cultural Politics of Gender and Class,London:Methuen,1985,p.104.

[29]Jean Radford(ed.),The Progress of the Romance:the Politics of Popular Fiction,London:Routledge,1986.

[30]Amal Treacher,“What is Life Without My Love?Desire and Romantic Fiction”,in Radstone(ed.),Sweet Dreams,p.75.

[31]Palmer Paulina,“Girl Meets Girl:Changing Approaches to the Lesbian Romance”,in Pearce and W isker(eds.),Fatal Attractions,p.196.

[32]Jeanette Winterson(ed.),Passion Fruit:Romantic Fiction With a Twist,London: Pandora,1986.

[33]Lisa Shapiro,C olor ofWinter,Tallahassee,Florida:Naiad,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