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为污染

2.人为污染

有的食品污染是由于人为的因素而形成的,是有些人受到了利益的驱动,而做了坑害居民的食品。

假冒伪劣充斥市场

随着人们“吃”的欲望的增强。不法商贩见有利可图,利用人们不懂自我保护、不会鉴别等弱点,置人体健康而不顾,见利忘义,大肆造假,一时间低蛋白质奶粉、假酒、假醋、假香肠、假鸡蛋、假酸奶层出不穷,给食品工业带来了危害,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损害。

当前对食品进行造假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无照、无标准生产,几乎所有制假窝点都无任何证照和产品标准,随心所欲;手段简陋,不具备生产条件,卫生环境极差,在生产时添加非食用物质,造假者公开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非食用物质,如吊白块、矿物油、非食用色素等;滥用添加剂,如色素、焦亚硫酸钠等;他们还回收超期变质食品再加工出售;制成的假食品品种繁杂,但主要集中在人们日常消费量最大的食品,如肉类、奶制品、酱制品、粮果类等。

造假的方式有多种,下面不妨见识几种:①往食品中混入异物,即往正常食品中混入非本品固有的物质,以增加原食品的重量。如往木耳中掺混硫酸镁;在米中掺砂子;②兑入类似物质,从外形看类似销售的食物,如往果汁中兑入色素水;③劣质品混充正品,陈年粮食混充新鲜当年产粮食;④以其他物来代替,如部分葵花籽油或花生油代替芝麻油;⑤粉饰伪装或掩盖发霉变质的物质,将食物表面涂抹色素、油料等,如病死牲畜肉煮熟后在表面涂朱红色及油来冒充优质熟酱卤肉;⑥贴假商标,用劣质产品假冒名优产品,如用定型包装的瓶、罐装劣质产品冒充真货销售;⑦抽取成分,从某种食品中抽出部分营养成分后,仍以完整成分来销售,如用抽取脂肪的牛乳制成乳粉,仍称其为全脂乳粉出售;⑧全部伪造,即全部用假原料制成的食品,如山楂片中根本没有山楂,而是用色素、柠檬酸、淀粉制成出售等,蜂蜜中没有蜂蜜,而是用食糖、盐酸,将白糖的双糖分子分解成类似蜂蜜的单糖分子,再按比例加入增稠剂和色素熬制。这种假蜂蜜每千克成本不超过2元钱,由于假蜂蜜外表看起来都清亮透明,黏稠度又较高,与真蜂蜜极为相似,普通消费者难以辨别,很能欺骗图便宜的中老年人。可能用的原料还有糖、香精、硫酸铵、增稠剂、色素等化学品。

近两年来造假者又玩出了新的花样,即说假不假,以劣质酒假冒名牌酒,或外真内假,包装不假,内容物却假。

假冒食品对人体的健康可产生多种危害。有的奶粉中根本没有蛋白质,却以淀粉充当,结果导致婴儿、老人营养不良,出现了大头娃娃和老年人水肿。再如有的不法商贩以次充好,将20多元的习水大曲装进茅台酒瓶,仅批发价就一下子蹦到了200多元。南方某啤酒厂用8度麦芽含量的啤酒冒充11度啤酒,专门销往农村市场,把农民兄弟当成了“消废者”。更有甚者,用工业酒精兑制成可饮用的酒,如山西等地发生的用工业酒精兑成白酒(假汾酒),造成人们饮用后死亡,其中的主要有毒物质为甲醇。甲醇是危害人类的一种神经毒素,甲醇中毒最初会导致短暂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随后,产生甲酸血症、不可逆的代谢性酸中毒、视力损害、昏迷,甚至死亡。对于严重甲醇中毒的幸存者,其大脑基底神经节可能受损伤,尤其是硬核,使受害者伴有帕金森样运动肌的损害。最近的研究表明,长期接触低浓度的甲醇也会导致视功能障碍。它可使眼的光感受器细胞内部肿胀、线粒体崩解、视盘水肿、视网膜血管扩张,还可见囊胞状水肿和假樱桃红样斑点,造成受害者周边视野缩小,严重者高度向心性缩小成管状。

滥用食品添加剂危害健康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的品质而使用的,但有些不法分子却用它来掩盖食品的缺陷,或者过量使用“美化食品”,从而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危害。例如,食品中可用的护色剂——亚硝酸盐,国家允许其使用的本意是通过与肉类制品的肌红蛋白结合,产生鲜红色,从而增加肉制品的感观。但有些不法分子将生病的畜禽收购后,加上亚硝酸盐,使这些病畜禽的肉呈鲜红色,成了优质食品,人们食用了这类食物后,一则吃入了潜在的微生物,二则摄取了过量的亚硝酸盐。目前,认为亚硝酸盐可与蛋白质结合生成亚硝胺,这种亚硝基化合物对动物具有致癌性是公认的。亚硝基化合物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接触或皮下注射诱发肿瘤。一次大剂量摄入,可产生以肝坏死和出血为特征的急性肝损害。长期小剂量摄入,则会产生以纤维增生为特征的肝硬化,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为肝癌。亚硝基化合物还对动物具有致畸作用。此外,荧光增白剂、色素这些可能致癌的化学物质,现在也不断出现在食品中,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了许多威胁。

“美化食品”牟暴利

不法商贩投大众所好,利用人们鉴别能力不强的弱点,将食品打扮一番,以伪代真,使人们频频上当受骗。他们用矿物油为大米增亮,用墨汁给黑木耳、芝麻上黑色,用硫磺熏银耳为之增白,熏鸭食品中加入金黄粉给烤鸭镀金,用石蜡、白油涂亮板栗外壳,用氢氧化钠泡松子、瓜子,用硫磺熏生姜,用吊白块“美白”面粉、白糖,用苏丹红等让番茄酱变红,还用硫磺熏制出红辣椒、红山楂片,用甲醛拌制出红香肠,用涂料红色浆调和出橘子水、苦瓜啤酒,以敌百虫、双氧水、胭脂红泡出红虾米,用造绿色油漆的原料把存放时间长的变黄茶叶调成碧螺春绿茶。这些劣质产品在商贩手中一下就变成了正宗的商品,用很少的成本获得巨大的利润,不法商贩美化食品从中牟利,到头来受害的却是消费者。

隐匿中毒常出现

其实,不法商贩也深知,造成急性食物中毒、危害人的性命是要受到法律的惩罚的,所以,他们采取了更隐蔽的办法,通过小量添加,将有害物质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人体中,而不产生任何急性反应。这样做的结果是造成了许多隐匿性的中毒,久而久之导致肿瘤或肝、肾功能受损。地沟油就是一个代表。不法商贩将泔水、地沟水收集后,通过脱色,在过滤机中加白陶土使红褐色变透明,再进行水洗,去杂质,再脱色,并加热抽真空以去除异味,再兑上1/3色拉油或1/3棕榈油就成了可以在市场销售的油了。另外,火锅油重复使用,某些火腿中掺敌敌畏,也都不是危言耸听,其中含有的有害物质不会让人吃了就马上出现不适,但长期食用,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机体损害,尤其是肿瘤。

废脚料害群众

为了达到最大的利润,有些不法商贩置良心于不顾,想尽一切办法制作“食品”让人们消“废”。他们利用皮革厂的下脚料,分解后制成蛋白质,再制成豆制品,如豆腐干、千张等,因为这些食品中含有工业用胶,内有可致癌的苯并芘,有的胶单体有毒,使消费者食用后上吐下泻,甚至造成肠梗阻。还有的用皮鞋下脚料分解成蛋白质,制成牛奶,供应市场,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