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粮过精营养损

5.食粮过精营养损

当前有些人喜欢食用过分精制的米面,据报道目前我国稻谷资源可食用率只占75%~80%,尚有20%的稻谷可食用副产品没有得到利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大力推广92米、81粉,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企业为了迎合居民“食不厌精”的口味,对粮食过度加工,导致粮食产出率大大下降,现在稻谷出米率一般在七成左右,小麦产出率降至六成,粮食看上去美了,却浪费了稻谷和麦子大量可食用的营养。据计算,单江苏省一年即浪费340万吨稻米,随着粮食的精加工,粮食中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白白流失。据测算,近70%的维生素B1损失在过度加工中。目前城市里出现的富贵病在很大程度上与“食不厌精”的饮食习惯有关。营养学家们提倡“食不厌粗”,这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还能节约大量粮食。

古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指出吃精白米易生脚气病,原因是存在于米胚和外皮层中的大量维生素B1被碾掉变成了米糠。由于维生素B1的缺乏会导致乙酰胆碱的合成障碍,乙酰胆碱是神经传导所必需的介质,它的减少会造成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从而引起脑、心、肝、肾等组织病变,并出现相应的症状。

常吃精白米饭的人易出现周围神经炎,伴有食欲缺乏、怕冷、全身乏力、记忆力差、反应慢,手足皮肤有虫爬感及发麻,小腿肌肉痛,有时还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行动不便,膝反射减弱或消退,严重者引起脑及心脏病变,小儿缺乏维生素B1可患脚气病,病死率很高,可见脚气病危害严重。哺乳期妇女维生素B1摄入不足,还会导致婴儿患病。

更可恶的是不法奸商以霉变稻谷抛光亮化制成“精米”坑害百姓,其中不但含有致癌物质(黄曲霉素、矿物油),而且还有致病菌,食用这样的“精米”除了缺乏营养外,更会致病。今后国家将实行米、面、油生产许可证管理,保证人们吃得健康,我们应到正规的市场或超市去购买,免得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