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具、餐具原料堪追究
不粘锅问题。美国一个独立专家审核小组曾向美国环境保护局建议,用于制造不粘锅涂层特氟隆的化学制剂全氟辛酸铵应视为“可能”致癌物质,而美国环保局先前曾认定具有“潜在”致癌作用,从“潜在”到“可能”又进了一步。审核小组在2006年1月30日发布的评估报告以最终草案的方式建议:提升对全氟辛酸铵致癌风险的认定。审核小组主导观点为全氟辛酸铵可能系致癌物质,它可能具有引发肝癌、睾丸癌、胰腺癌和乳腺癌的危险。全氟辛酸铵对人体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均产生影响。
随着快餐业的发展,包装速食的一次性餐具应运而生,但塑料餐盒、餐碗和托盘等也存在健康问题。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对全国一次性塑料餐具进行的抽查结果,一次性塑料餐具有五成含致癌物。国家对“一次性”餐具的生产企业有明文规定,企业要有一定规模,原料用稻草和纸浆等,消毒工艺应执行国家标准。餐盒在市场上批发价在0.13元以上,而很多摊点使用大量批发来的成本低廉(只值几分钱)的发泡型餐盒,它是工业下脚料回炉、模压制成,一些小企业甚至采用硫磺熏,双氧水、硫酸钠浸泡漂白,以及用滑石粉抛光等代替高温消毒。这些不合格的一次性餐具加热后不仅有呛人的塑料味,而且可能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国家对“一次性餐具”有卫生标准,标准中对一次性有色塑料餐具的脱色以及重金属含量等都有严格规定。
目前,市场上一次性餐具鱼龙混杂,业内专家告诫人们,购买速食品除了看食品外,还得选择一下食物的包装材料,最好选择纸质的一次性餐盒、托盘和面碗。即使用标注“降解”字样的一次性餐盒也不等于就是安全餐盒,所谓“降解”是指餐盒材料可以以分子的形式回归自然起到环保作用,并不代表此材料对人体无害。选择一次性餐具时还要看外部标识,三无产品不能使用。劣质餐盒含工业碳酸钙、工业石蜡、回收塑料等有毒物质。最近中消协发布警示伪劣的一次性筷子也暗藏余毒。一些小作坊为了降低成本用劣质木材,经硫磺熏蒸来美白,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可能有二氧化硫逸出,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甚至气喘,因此人们在使用一次性筷子前最好在凉水中清洗一下,以减少二氧化硫的危害。有些小厂生产的一次性卫生筷子甚至不经消毒设施处理,用水简单冲洗一下即包装上市销售。此外,在其运输、仓储及流通过程中也会产生多次污染,很难达到卫生标准。消费者使用时务必多加小心。
小贴士
有些饭店曾使用工业原料勾兑的可致食管癌的洗涤液。这种洗涤剂叫做SLESN70,是一种酸性极强的化工原料,主要被当作工业企业清洗剂,长期使用这种工业原料所生产的洗涤用品洗刷餐具,其强酸性会造成肠胃系统及消化道的溃疡,严重者将有可能患上食管癌,食用这种洗涤液所清洗的蔬菜危害更大。另外,有些洗涤剂还会影响男性生殖系统,损害精子,因此消费者在使用洗涤剂清洗的餐具或果蔬时,应到大超市、商场购买正规品牌,同时注意使用说明,以免损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