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糖重油吃出了慢性病
糖类和脂肪是人体的重要能量来源,人体在休息状态下,60%的能量来源于体内脂肪,在运动或生长期间、饥饿时,体脂提供的能量更多。由于三酰甘油中,碳、氢含量大大高于蛋白质和糖类,所提供的能量也相对较多,体内每克脂肪可产生热能约为39.7千焦(9.46千卡),故胖的人不太怕冷。
体内脂肪存在于细胞内,脂肪细胞可以不断地贮存脂肪,至今尚未发现其吸收脂肪的上限,所以人体可因不断地摄入过多的热能而不断地积累脂肪,导致越来越胖,但脂肪不能给脑、神经细胞以及血细胞提供能量。人在饥饿时要消耗肌肉组织中的蛋白质和糖原以满足机体的能量需要,故节食减肥会损耗人体组织中的蛋白质和糖原,引发不良反应。
糖类也称碳水化合物,因其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化合物。糖原是肌肉和肝脏内糖类贮存的形式,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供给机体尤其红细胞、脑和神经组织对能量的需要,肌肉中糖原只供自身的需要。
人体肝脏可利用糖类合成脂肪和胆固醇,因此过多的热能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也可引起肥胖和血脂升高。
当今为了追求美食,一些饮食行业或家庭在烹饪时不惜用重糖、重油。菜肴虽美,但长期食用却吃出了“富贵病”,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甚至一些癌症都与长期重糖、重油有关联。动物油中富含胆固醇,它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也是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不宜多食用。而植物油不仅含不饱和脂肪酸,而且有的还含大量亚油酸,它有助于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同时它还是合成前列腺素的前体。其实植物油吃了过多对身体健康也有害,因为它容易在人体内被氧化,形成过氧化酯,过氧化酯积存在人体内能引起脑血栓和心肌梗死等病症,甚至还可诱发癌症,因此也不宜多食。
营养学家建议,每人每天需要亚油酸4~5克,按这个标准每天吃7~8克植物油就够了。对动物脂肪油也不是一点不能吃,人体每天需要摄入一点动物脂肪,其量最好相当于植物油量的一半,这样的油脂比例对人体健康才有益。棉籽油中含有毒的棉酚,它对肾脏和心脏产生明显的损害作用,不能长期食用。生棉籽油中的毒素可引起急性发病,产生乏力、头晕、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皮肤灼热感等症。有的易引起口渴、多饮、多尿、皮肤黏膜干燥、闭经或男子性功能减退等症,个别严重者还会抽搐和瘫痪,甚至心跳骤停而死亡,目前治疗无特效药物,故不要吃生棉籽油,更不能大量食用。
友情链接
重糖、重油确实对健康不利,而一味追求高蛋白同样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蛋白质是人体组织重要的构成成分,人体的任何组织器官都以蛋白质为重要组成成分,蛋白质还构成体内各种重要物质,如含蛋白质的酶、激素和抗体等,蛋白质在机体需要时还可被代谢分解释放热能。蛋白质虽然如此重要,但大量食用也会损害健康。正常情况下人体不贮存蛋白质,食入过多的蛋白质会分解成氮由尿排出,增加肾脏的负担,若肾功能原本不好,对肾的危害就更大。人体内存在氮平衡,每天通过膳食给人体提供的蛋白质能满足机体的这种平衡即可,但如长期的不恰当的正氮平衡或负氮平衡均可对人体造成危害。过多的动物蛋白摄入会导致含硫氨基酸过多,加速了人体骨骼中钙质的丢失,反而造成骨质疏松。理论上,成人每天摄入不到30克蛋白质即可满足人体需要,达到零氮平衡,但从安全性考虑,成人按每千克体重摄入0.8克蛋白质较好。过去国人以吃植物性食物为主,蛋白质供给量以1.0~1.2克/千克体重为好。如今人们食入动物性食物蛋白质的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故以上标准今后可能修订。人体蛋白质营养正常时,体内有关反映蛋白质营养水平的指标也应处于正常水平。目前常用的指标主要有血清白蛋白(正常值为35~50克/升),血清运铁蛋白(正常值为2.2~4.0克/升)等。动物性蛋白质质量虽好,但过多食用鸡、鸭、鹅及鱼类后,会产生一种被称为美味综合征的特殊疾病,食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即出现头昏、头胀、上肢麻木、下肢发抖及心慌气促、身体乏力等症状。过去人们只以为是饮食过多了,其实这也是一种疾病。医学家探索了产生这种疾病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鸡、鸭、鹅、鱼等鲜美食品中含较多的麸酸钠,过量麸酸钠在体内分解为谷氨酸、酪氨酸,这些分解产物能引起代谢异常,引发上述症状。另外,动物性蛋白质还因其富含饱和脂肪酸与胆固醇,多食对动脉内皮细胞也有影响,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过去人们只知道食用肥肉会导致血液内胆固醇含量升高,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如今科学家发现食用过多瘦肉同样也能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因为瘦肉中蛋氨酸含量较高,蛋氨酸在体内可在某种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会直接损害动脉内皮细胞,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由此可见瘦肉虽蛋白质丰富,但也不能多食。植物蛋白的人体利用率虽低,但某些植物蛋白(如大豆)还具有保健动能,因此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要互相搭配吃,使其发挥更好作用。
有些疾病,如痛风患者因嘌呤核苷酸代谢酶先天性缺损,故防止痛风复发,既要防止外源性嘌呤摄入的增加,又要防止内源性嘌呤的增多。因此,患者应食低蛋白、低脂肪食物,因为蛋白质食物分解成氨基酸,尤其是天冬氨酸,它是合成嘌呤的原料前体,故不能多食用,而脂肪会影响肝、肾排泄尿酸故两者均要限制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