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的远与近

年龄的远与近

很庆幸,我这个旁听生比同学们大八九岁,这让我们没有那么强的对比。与同龄人的对比是很刺激人的,试想,如果我二十一二岁时来到这里会是怎样的感受,我的自卑一定会最大限度地泛滥,语言不再流畅,目光不再淡定,呼吸不再平稳。我会认为所有的目光都时刻注意我,我会把所有的语言和帮助当成伤害,我会把自己当成晾晒在这个群体中的疮口。我很可能在其中一蹶不振。

还好,年龄的差距,让我可以更客观地看待他们的优越,也更理性地看待自己的挫败。这是年龄拉开距离的优点。

而且,因为年龄上的距离,我们从心理上没有了距离。或者说有了彼此更合适的位置。就像两个人如果并肩站着,不舒服也不便于交流。而一个人坐在高处,一个人蹲在低处,一个人和蔼俯视,一个人崇敬仰望,一定是最适合谈心的。

同样,我想也是因为没有对比,他们才更愿意在课间蹲在我面前和我聊天,才更少顾忌地帮着找资料、推轮椅,才会在我面前表露在同龄人面前很少表露的想法。说老师有多看好他;他一定要考上某所大学的研究生;说她不愿意和同学们在一起,总喜欢独来独往;说她的家庭和亲人,说他自己的一些趣事,以及她对学校里的一些事和同学的感受。当然,也不会把我的态度当成同龄人的态度去看待,不会把我的话语当成同龄人的话语去听。他们更善意、更包容、更尊敬地听我说话。我猜想,在他们眼中,我是一个他们群体之外的,令人稍有敬佩的弱者。

这也让我有机会走近他们,在我路过了那个人生阶段之后,以另一种方式走近了它。

我不禁要感叹,年龄,自然的排序,天然的位置。

只要你活得相对时间长一些,就算一事无成,年长也是资本。

一个官员看望平民百姓时,遇到七八十岁的老者,也要把正座让给老人的。如果没有相对更多一些的关心和尊敬,一定是不得民心的。

如有两个人因为什么冲突互相理论,一个年少,一个年长,无论谁的理多,年少者都要注意些分寸的,在态度上已经输给了年长者三分。

在生物法则上,年老者必然成为弱者,无论是身体还是思维,都不及年轻人了。如果没有尊敬老人的人文理念,年龄的增长将会成为更可怕的事。

人文法则说到底,可能就是用来与生物法则拉平衡的吧。

虽然和同学们的对比小了,但一些年轻的辅导员都是我的同龄人了。还好,已有些承受力的我只是无奈地笑了笑。

2016年春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