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路上的软障碍

残疾人路上的软障碍

一次我去办理网上银行的业务,在银行遇到了没想到的困难,这也引起了我对一个问题的重视。

那天父母和姐姐与我同去,大家心情不错,准备之后再去拜访一位心理方面的人士。可在这里竟耽误了两个多小时。

当父亲替我填好相关信息后,工作人员问我,需要亲自签字,你能写吗?我说让父亲替我签吧,我的手不会动。工作人员听到后说:哎呀,不能写啊,别人代理能行吗?她说着就来到了需要给我办理下一步手续的窗口前,并问那位工作人员,我也随着来到了这个窗口前。这个窗口的工作人员说:这个必须亲自签字,没有亲自签字绝对不能办理。

我便开始和她们沟通,并想其他的方法,要不我去开个证明?要不我按个手印?要不我……我提供了很多解决方式,她们都说不行。我说有什么手续能够说明我的情况,她们说没有,没有这方面的规定。我说难道没有手的人就没有权利办理网上银行业务了吗?几个工作人员一齐点头,温和而坚定地说,没错。这真的让我哭笑不得。后来她们去请示领导,我们便等了好长一段时间。可请示的结果还是“没有亲自签字绝对不行,这是我们的规定”。

虽然我还是面带微笑,但心里的确有点急了。在一旁的母亲说,怎么什么事都这么难啊。我又看到了母亲那焦虑的表情。

事情好像陷入了僵局。

要不我用嘴试一试?我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说。她们说可以啊,只要是本人就可以。她们的眼中也仿佛为我看到了一些希望。我先试了试,嘴叼着笔,在一张废纸上颤抖着画出了两个字“刘厦”。然后递给工作人员看,她们高兴地说可以!可以!这就没问题了。我就这样在需要亲笔签字的地方写下了我的名字。

虽然这个坎儿过去了,但我看到了一种障碍,那就是残疾人路上的软障碍。

我所指的软障碍,就是规章制度和办理手续方式的不完善,没有把残疾人的需要和不便考虑进去。

虽然我勉强过关,但如果是一位盲人呢?如果是一位嘴活动也有障碍的人呢?如果是肌肉痉挛的人呢?难道他们就没有办理网上银行的权利了吗?虽然这对生活不会有太大影响,他们可以用亲人的银行卡,但这意味着残疾人的权利受到了限制。

其实这样的限制在残疾人前进的路上并不少见。

《残疾人保障法》明确规定了残疾人应平等参与社会,但一些软障碍不消除,会直接影响残疾人平等参与的权益。残疾人要拥有平等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那么相关的规章制度就必须完善,哪怕是细微的,都非常重要。

就拿办理网上银行的业务来说,规定必须亲自签字,是为了保障用户的安全。并不是为了不让残疾人办理,但残疾人就被规定挡住了。这是规章制度的盲区,规章制度要完善,应该注明,在什么情况下,如何采取其他有效的方式进行。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程度的提高,残疾人事业也得到了很大的重视。当我经过街道、商场和图书馆等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时,就会感觉自己是被尊重、被接纳的,这是社会很大的一个进步。应该说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残疾人的出行,减少了很多实际障碍。同样,在社会的软件——规章制度上,也应该建设起无障碍设施。

在残疾人前行的路上,硬件的障碍,路人可以帮忙抬过去,只要身边有人,只要人有爱心,这些障碍都可以得到举手之劳的解决。而软件的障碍,解决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即便是有人愿意帮忙,也无能为力。即便是一定要得到一个说法,不知又要绕多大弯子了。

无论是硬件障碍还是软件障碍,其实都是社会价值观造成的障碍。社会的认识程度和价值取向决定着这些障碍的多少。当社会或大众的观念真正接受了残疾人的存在,真正接受了与他们平等共存,那么这些障碍也就不存在了。

真的希望无障碍的天地早些到来,这需要残疾人和健全人共同的努力!这不仅是残疾人的需要,更是整个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

2012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