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后记

演讲后记

收到如愿短信时,距离演讲只有四天半时间了,我应该给大一的学生们讲些什么呢?

我知道辅导员的期待,希望用我们超常的人生苦难和建立在这苦难之上的精神毅力,去激励学生们。前者的意义是:看到比他们不幸的人,能感受到自己的幸福和满足,从而懂得珍惜。这意义来源于他们那里,不是我所能控制的,命运给予我的苦难,如果对他们有用的话,我想那也挺好。后者的意义是:对待人生的方式和态度,从这个叫刘厦的残疾人身上获得启发和动力,希望她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正能量。我很感谢,无论谁对我有这样的期待。这后者的意义应该大部分决定于我的演讲内容。

人总是期待有发言机会的,或许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都在争取的其实是发声的机会,努力工作,是为了拥有更好的生活和提高社会地位,赢得相对较高的社会地位,是为了自我有机会得到发挥,而这发挥很大意义上就是发声(当然,希望发声,不代表发的声有价值)。我的写作如此,我的一切努力也是如此。

其实我想对世界、对所有的人有很多声音要发出,为残疾人发声,为社会的弱者发声,为迷茫的人发声,为追梦的人发声。无疑这些对于这次演讲来说都是不合适的。

第一,我还没有这资格,这样的命题应该由哲学家、学者和成功人士来谈论,而我只能算是一个精神可嘉的奋斗者吧。

第二,对于刚进入大学不久的孩子们来说,这些还很遥远,即便是真知灼见,因为他们的成长底色没有在那,也是无法理解的。就像发展心理学说的那样,教育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但这个前面,必须是下一步要走到的地方。

考虑到辅导员的期待,考虑到学生们的接受阶段,我做了题为“感恩与梦想”的演讲。

通过我的经历和体验,诠释了感恩对我的意义,表达了我对梦想的理解。其实这两个词是相连的,也是我体会比较深的,最重要的是,我相信这两个词是贯穿人生始终的。在人生丢失任何东西的时候,这两个词没有丢失,大方向就不会错。所以在人生的坐标上,这两个词应该排在首位。

关于感恩,我说:如果说我是一粒种子,命运的磨难就是压在我头顶的石块,那么对所有的爱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就是我破土而出的力量。当一个人真正学会了感恩,那么你就成熟了,就强大了。

2015年5月摄于河北师范大学(左姐姐刘宁、右刘厦)

关于梦想,我说:或许人生的意义就是对梦想的追求,而目的绝不是梦想的实现,而是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去寻找自我,去创造价值,去体验人生。梦想会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形态,也会因现实的困境而改变存在的方式,但一个人的终极梦想是不变的,那就是,生命之花的绽放。

最后我说:生命的存在状态千差万别,每个人面临的磨难和选择也不同,但是,感恩和梦想的意义对于我们是一样的。只有学会感恩、坚持梦想,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这些话都是我掏心掏肺的,都是我走过一段段心路寻找到的沉甸甸的真理。当然,我认为人生经验是不能复制的,别人告诉你的结论,和你自己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我不知道对于这些“90后”是如何理解的。我只是在演讲的过程中,看到无数专注的眼神,看到很多会心的微笑和抑制不住的眼泪。

文学院书记闫东利在讲话中诚恳地说:希望你们看到她们就不再抱怨老师管得严,不再抱怨课程的繁多,不再抱怨生活中的一点不如意。我想,或许演讲效果如她所愿,但肯定是暂时的。一个人的人生体验终归要回到他自己的环境基础上的。当然,他们的烦恼也好困惑也好,是别人无法体会的。不过我倒是觉得,分享他人的经验和理论,是可以帮自己开阔眼界、增强智慧的。我只希望我的演讲能给同学们在潜意识中留下一些印象,在需要的时候,感恩和梦想这两个词更容易被自己发现。

我相信,颓废的人不会因此而不颓废,努力的人会因此而更努力。

演讲后,我回答了同学们的一些提问,朗诵了自己的诗歌,两个学生也朗读了我的诗歌,并播放了我创作的歌曲。

因为我的麦克风效果不好,担任现场主持的男生便蹲在我旁边,坚持全程为我举着麦克风,现场主持的女生口齿伶俐、反应机敏。面对在座的400个同学,我依然感觉到了轻松和亲切的气氛。或许这就是“90后”年轻人所散发出来的振动波吧。

我对“90后”印象很好,特别是来到大学进入他们中间后,我可以感受到他们真诚的善良、朴素的热情、踏实的做事态度、具体的思维模式,让我感觉是非常有为和靠谱的。大众对他们有很多偏颇的认识:没有独立能力、不能承受压力。这些都是一个时代新出现的问题,但希望人们在看到这些问题的同时不要以点带面。

他们也是可以担当起社会责任的一代,可以创造出更加先进文明的一代,是可以出现了不起人物的一代,但方式和状态与任何已有的历史状态不同是肯定的,或许这就是发展。所以要用新的角度去看待新的事物,而不是用旧的图式去硬套。

当然,每个时代都需要英雄,我们的社会同样需要榜样,而一个榜样的诞生,不是这个榜样有多么超常之处,更不是靠宣传和媒体制造的,而是大众,大众能够有统一的认识,价值标准。正如,在那个集体主义突出,崇尚无私奉献明显的年代,雷锋才能出现,雷锋精神才有那么大的影响力。所以,说到底是信仰,当我们的大众有了明确和崇高的信仰,有了坚定和共鸣的信仰,才会有真正的、深入人心的榜样诞生。

2015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