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3 设计检查集示例
1.路线设计检查示例
以下列举几个路线中常用的设计检查语法示例。
(1)最小切线长度。此设计检查可以验证路线直线段是否为最小指定长度(图6.3-6、表6.3-3)。
图6.3-6 最小直线段长度设计检查
表6.3-3 最小直线段长度设计检查表达式解释
将此设计检查应用到路线之后,如图6.3-7所示,此处的直线长度为2.161,小于规定的最小直线段长度20,就会出现警告符号。
图6.3-7 警示符号
(2)处于某个设计速度的最小曲线半径。此设计检查可以验证是否在处于给定设计速度时路线必须达到的最小圆曲线半径(图6.3-8、表6.3-4)。
图6.3-8 “速度大于或等于20时的最小曲线”半径设计检查
表6.3-4 “速度大于或等于20时的最小曲线半径”设计检查表达式解释
注意:当点击确认之后,可能会出现如图6.3-9所示提示,此时是在半径>=20之后,输入的“逗号”,不是英文(半角)“逗号”,需将此处的“逗号”修改为英文(半角)“逗号”。错误提示的未定义的符号处,均有可能是非英文(半角)输入导致的。
将此设计检查应用到路线之后,如图6.3-10所示,当设计速度为50,最小圆曲线半径为10,不满足设计检查规定的最小半径为20时,就会出现警告符号。
(3)不同设计速度的最小缓和曲线长度。当一条路线上,有多个设计速度时,就可以用此设计检查,来验证在处于给定设计速度时,最小缓和曲线是否在指定范围内。
图6.3-9 错误提示
图6.3-10 警示符号
在下列示例中,将验证处于7种不同设计速度的最小缓和曲线长度,将设计检查应用到路线时,它将检查曲线设计速度值,然后验证最小缓和曲线长度是否大于或等于指定值(图6.3-11、表6.3-5)。
图6.3-11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设计检查
表6.3-5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设计检查表达式解释
注意:点击“确认”之后,可能会出现如图6.3-12所示错误,原因是输入英文(半角)“后括号”的个数与IF个数不匹配,此时需要修改“后括号”的个数与IF个数相匹配。
将此设计检查应用到路线之后,如图6.3-13所示,当设计速度为“50”时,缓和曲线长度为“20”,不满足最小缓和曲线长度“45”,发出警告符号。
2.纵断面设计检查示例
(1)最大纵坡。此设计检查是检查纵断面上的坡度是否超过最大坡度(图6.3-14、表6.3-6)。
图6.3-12 错误提示
图6.3-13 警告符号
图6.3-14 最大纵坡设计检查
表6.3-6 最大纵坡设计检查表达式解释
注意:如果在表达式中只插入切线坡率<=0.08,将最大纵坡检查应用到纵断面检查时,在下坡路段,纵坡超过8%,将不会出现警示符号,此时,需要在最大纵坡的表达式中,在切线坡率前插入函数ABS,在Civil 3D中,切线坡率有正负之分,在这里,需求取“切线坡率”的绝对值得出数值。
将此设计检查应用到纵断面之后,如图6.3-15,纵断面纵坡为15%,超过了8%,所以就会出现警告符号,提示与最大纵坡设计检查相冲突。
(2)处于某个设计速度的最小坡长。此设计检查可以验证是否在处于给定设计速度时必须达到的纵断面的最小坡长(图6.3-16、表6.3-7)。
图6.3-15 警告符号
图6.3-16 速度大于或等于20时的最小坡长设计检查
表6.3-7 速度大于或等于20时的最小坡长设计检查表达式解释
注意:当点击确认之后,出现如图6.3-17所示提示,此时是IF(设计速度>=20,切线水平长度>=60,1)中的1后面的输入的“后括号”,不是英文(半角)“后括号”,修改为英文(半角)“后括号”。图中提醒的未定义的符号处,均有可能是非英文(半角)输入导致的。
将此设计检查应用到纵断面之后,如图6.3-18所示,当设计速度为50时,最小坡长为20,小于设计检查规定的最小坡长60,就会出现警告符号。
图6.3-17 错误提示
图6.3-18 警告符号
(3)不同设计速度的最大纵坡。当一条路线上,有多个设计速度时,就可以用此设计检查,来验证在处于给定设计速度时,最大纵坡是否在指定范围内。
在以下示例中,将验证处于七个不同设计速度时的最大纵坡,将设计应用到最大纵坡时,它将检查路线对应设计速度下的纵断面的最大纵坡是否小于或等于指定值(图6.3-19、表6.3-8)。
图6.3-19 最大坡度设计检查
表6.3-8 最大坡度设计检查表达式解释
将此设计检查应用到纵断面之后,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50时,最大纵坡必须小于或等于5.5%,否则会发出警告,如图6.3-20所示,当设计速度为50,纵坡为6%,超过了5.5%,就会发出警告。
图6.3-20 错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