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3  创建初步模型详解

11.4.3 创建初步模型详解

1.创建要素线

根据用地范围内的地形高差,大致确定场地两个台阶的标高分别为“2095”和“2100”(此标高仅为初步推算标高,只是为了建模的方便)。创建标高为“2095”和“2100”有高差变化的要素线(变化位置为场地内的台阶处)。

在“对象创建要素线”,指定要素线的标高为“2095”。在要素线“高程编辑器”修改要素线的高程,并在变坡点插入新的“测站点”,编辑完要素线高程(图11.4-1)。

978-7-111-60730-4-Chapter11-24.jpg

图11.4-1 指定要素线高程

创建完要素线的三维空间形状(图11.4-2)。

978-7-111-60730-4-Chapter11-25.jpg

图11.4-2 创建好的要素线

2.创建放坡

➢创建一个基于目标曲面的填挖放坡(图11.4-3)。在放坡标准里面将坡度改为1∶1.50(图11.4-4)。

978-7-111-60730-4-Chapter11-26.jpg

图11.4-3 创建放坡

978-7-111-60730-4-Chapter11-27.jpg

图11.4-4 修改放坡标准

➢确定创建好放坡后,对放坡进行“放坡填充”。这时可能会得到图11.4-5中有问题的曲面。

➢可以在场地内有台阶的地方添加两条要素线。添加完要素线后再重新进行“放坡填充”,这样就会得到一个正确的曲面(图11.4-6)。

978-7-111-60730-4-Chapter11-28.jpg

图11.4-5 有问题的曲面

978-7-111-60730-4-Chapter11-29.jpg

图11.4-6 正确的曲面

3.利用放坡土方量平衡功能调整要素线标高

➢在放坡组特性中将“原始曲面”添加到“体积基准曲面”(图11.4-7)。

978-7-111-60730-4-Chapter11-30.jpg

图11.4-7 添加体积基准曲面

➢利用“放坡体积工具”选择整个编组,可以看到刚才创建放坡所产生的土方量,明显现在的土方量是不平衡的(图11.4-8)。

978-7-111-60730-4-Chapter11-31.jpg

图11.4-8 放坡体积工具计算土方量

➢利用“自动升高\降低以平衡体积”工具调整放坡组的标高。“自动平衡体积”目标填为“0”。(注:这里的土方量平衡没有考虑场地内各种基槽余土、土方松散、清表土方等工程量,实际项目中这些土方可以加到土方量平衡中以求得一个比较准确的值)。

➢系统会重新调整要素线的标高,以求得土方量平衡。土方量计算的结果如图11.4-9所示。

978-7-111-60730-4-Chapter11-32.jpg

图11.4-9 利用放坡体积工具自动平衡土方量

➢操作后,要素线的标高已经跟着发生变化(图11.4-10)。

978-7-111-60730-4-Chapter11-33.jpg

图11.4-10 自动平衡土方量后要素线高程变化

这样就确定了一个上台阶标高为“2098.76”、下台阶标高为“2093.76”,且土方量基本平衡的场地初步标高。

确定了场地的初步标高之后,确定原竖向方案中的相对标高“正负零”为“2093.50”(大门口道路标高)。确定了进厂道路的起点和终点标高后,就可以进行道路的设计。道路设计完之后,将道路的土方量和场地的土方量汇总后再求得一次平衡,就可以得到场地最终的初步设计标高。在此标高基础上可以进行细部的竖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