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型父母太强势,孩子没有“安全感”

力量型父母太强势,孩子没有“安全感”

安全感的建立是孩子心灵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安全感也是孩子未来进入学校、融入集体生活很重要的因素。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包含了很多综合因素,比如家庭是否温暖、父母是否相处融洽、父母的性格因素等。

幼儿园观察孩子久了,你会发现那些父母性格温和,情绪平和的孩子身上,笑容更多,幸福感更强,抗挫折的能力也更好。礼貌和教养一个都不缺,与小朋友相处也更宽容和友好。而那些父母性格强势(力量型父母大部分有这个特质),情绪不稳定,动不动就大吼大叫的孩子,总是更容易走极端,以及缺乏一种对世界最起码的安全感。

力量型父母性子比较急、说话直接,不喜欢磨磨唧唧或者不允许孩子不按自己的样子来,这样的父母喜欢更快看到结果而不注重过程,多数时候对事情的关注超过对人的关注。容易对孩子的行为产生极端的要求,性格脾气也容易像“领导者”那样高高在上。

力量型父母的信念模式是,孩子必须听我的、孩子应该对我顺从、听话、感激、好好表现、我承担这所有的责任;其行为模式是,通过严格的规则给孩子施压,不允许灵活和自由度,恐吓孩子,忽视孩子的感受,相信只有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孩子是自己的财产,发号施令,要求服从,或者对孩子要求完美、挑毛病,过于在意别人怎么想。这样的性格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孩子会觉得自己很无力,无法做到父母要求的那个样子。

而孩子面对这样性格的父母,往往表现出:

我毫无力量,无法获得掌控感;我需要依靠他人;我不能自己思考;我要放弃自己的主权;在别人强迫我的时候,我才会守规矩;别人会利用我;我永远都不够好;我需要比别人优秀;我必须赢等。

造成孩子这样的行为表现,在家庭教养模式中,要么母亲是力量型的,要么父亲是力量型的,最糟糕的是夫妻双方表现都很强势,都是力量型的。

母亲强势表现在家庭内,凡事都是妈妈说了算,孩子和父亲只能靠边站,不能提出任何意见或是其他的思想。妈妈决定了的事情不论是对的还是错的都无可厚非,如果稍稍表示出不满,就会受到指责。比如,孩子不想上才艺培训班,但是妈妈早就选择好了,此时如果父亲和孩子说不想去,母亲就当着孩子的面以父亲不懂得现在社会的竞争等为由,狠狠地数落丈夫一顿。如此的力量型性格会让孩子产生恐惧和不安,逐渐丧失自我意识,不敢提反对意见,任由别人安排自己的事情。

父亲强势,表现出来是家里的大小事儿都由父亲来决定,孩子遇到什么问题,父亲从不蹲下身子来听孩子解释,而是以自己的思维解决问题。父亲总是要求孩子做一些超出孩子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如果做不好的话就加以指责。孩子在父亲面前总是感觉到无形的压力和害怕,他们幼小的心灵可能会留下阴影并产生自卑感。

如果父母都是力量型的,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可怕的。无论孩子做什么,父母都会按自己的要求或是方式来评判孩子的所作所为。所以,孩子往往得不到肯定和认可,他们得到的只是指责或是不应该。孩子活在强势的父母管制之下,失去了童年的自由和童真。

当孩子出现了退缩不前、不自信、人前人后行为判若两人等这些问题的时候,父母要及时调整,分析是不是父母性格问题给孩子带来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