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型父母追求完美,孩子力不从心
有一次家长课上,有位年轻的妈妈,听完老师的课,对老师说:“我觉得自己培养孩子很失败!”老师感到很惊讶,一位妈妈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确认自己失败呢?于是问她:“你怎么失败了?”
这位妈妈说:“我的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讲。画画不好,唱歌也不灵,就连钢琴也只会弹一些基本的曲子。”
看着这位年轻的妈妈,老师想她的孩子一定是上小学了,才会涉及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于是,就问她:“你的孩子有多大?”她说:“已经五岁了。”
我们看看,一个刚刚五岁的孩子,上课没注意听讲,画画唱歌不好(在妈妈眼里认为不好)就被确认失败了,而且这个失败不仅属于孩子,也属于妈妈。
很显然,这位妈妈太过于追求完美,她希望孩子是完美的,能画画能唱歌,上课能聚精会神听讲,钢琴能过好几级。
现实中,追求完美或者说希望孩子完美的父母不在少数。尤其是敏感型性格的父母,他们多数希望或要求孩子画画就得画得有模有样,弹琴就得弹出一定的水平,对孩子的要求有可能过于完美,导致孩子因为不能达到标准或满足父母的需求而受挫。
希望让孩子做得更完美的背后,是对孩子现在所做的有很多不满。这变相地传递了一个信息:你做得不够好。这个负面的标签一旦给孩子贴实了,让孩子深信不疑的时候,孩子就接受了这个标签,可能他永远都会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这是一个很深的催眠暗示。
如果父母经常让孩子做得更完美,有了这些强迫令后,孩子也会在内心不断给自己打分,不断给自己施压,不断给自己更高的期望,一旦不小心失败、犯错,内心就会有很深的内疚感和自责感,强迫自己背负很大的压力。
孩子遇到这样的父母,经常会感觉很累,永远够不着父母所定的标准。所以,拥有敏感型性格的父母要时刻告诉自己,不完美才是完美,我们不是完美的父母,也没必要要求孩子变成完美的孩子。在体察孩子情绪,陪伴孩子方面尽量发挥作用,调整自己追求极致与完美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