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次的陪伴能双向受益

高频次的陪伴能双向受益

家长抱怨,孩子特别黏人,一旦陪着他玩儿一会,想要脱身太难了。孩子非常机警,总是不让大人离开。

从这个抱怨里可以听出两层意思:第一层是父母人在曹营心在汉,表面上是在陪孩子,实际上总想着伺机开溜。这样一来孩子一定会有所察觉,父母的心不在他身上,陪伴也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第二层是孩子一旦表现出难缠或不可理喻的状态,一定是陪伴质量不高造成的。孩子既不复杂也不贪心,如果父母是真心诚意地陪伴了孩子,或者是给予每天固定的陪伴频次,孩子的内心会有满满的安全感,他不会表现出无理取闹,也不会缠着父母不放。

在养成了固定频次的陪伴习惯之后,家长们会因此获得另一个福利。那就是,你会发现每一次的陪伴结束不再那么艰难了,孩子们会乖乖地进入下一个活动,因为他们知道,明天在这个时间,你还会来陪他们,你们还会共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只有那些不知道父母下次什么时候才会陪伴他们的孩子,才会紧紧抓住当下的机会,拼命抓住父母不放,不肯结束这次的陪伴。而孩子的这种黏人行为,又会使父母因为害怕陷入这样的挣扎而减少陪伴的次数,继而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一切的起因难道不都是因为父母吗?孩子又有什么错呢?

很多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但表现出来的专注力并不尽如人意,父母往往愁眉不展地说自己的孩子贪玩、淘气,对什么事情都没有三分钟的热度。事实果真是孩子的问题吗?很多时候是父母没有好好陪伴孩子,造成孩子没有安全感,从而不能把心思放在自己做的事情上,才导致孩子的专注力差。

孩子的专注力不是被培养出来的,而是被保护出来的。请保护孩子的专注力,让孩子从容地做完他投入去做的一项“工作”。而这个前提是让孩子放心父母的存在,不担心父母何时离开。唯有高频次的、固定陪伴时间能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让孩子放心,把自己的心思专注在自己的事情上。

所以,高频次的陪伴是双向受益的事情。父母不再那么费力陷入无法陪伴、不会陪伴的死循环中,孩子又能收获安全感、专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