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要花在孩子的黄金年龄上

时间要花在孩子的黄金年龄上

在多数人的认知里,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孩子生存环境没有压力,自然会成长得优秀和自信,反之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孩子处处充满压力,成长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自卑的倾向。众多科学研究证实了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孩子确实在某些方面比经济条件差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更加优秀,但是,真正导致这个差别的却未必是经济条件,而是父母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时间不同。

父母陪伴孩子时间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在生活、交友、学习等各方面的表现。父母的陪伴不仅会对孩子形成有效的监督作用,同时能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家庭氛围,激发孩子向更积极的一面去成长和发展。

我们曾就投入度状况对672名3~6岁儿童的家长进行了调研。从父母投入的时间、频率和质量三个维度对父母进行提问和评分,并将这些父母投入度的结果与他们的孩子各方面表现进行相关性分析,试图弄清楚父母的投入度,对于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各项发展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是否存在着某些规律。更具体地来说,我们想看到,父母投入度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会有哪些影响。调研的结果显示,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父母的投入度会对孩子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比如身心状况、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倾听与表达、阅读与书写、人际交往等。

例如,对于3~4岁的孩子来说,父母的投入度显著影响到他们在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方面的发展,尤其是5岁之前。不仅如此,在这个年龄段,父母投入度对于孩子的身心状况也有着突出的影响,在数据上呈现出高出其他项目很多倍的相关性。这是为什么呢?

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认为在4~5岁这个年龄段,孩子正处于主动感到内疚感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精力旺盛,而且已经预备好要学习各种事物,他们特别渴望从成人尤其是他们的父母那里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阶段如果他们成功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就会发展出强烈的自信心和胜任感,孩子们会相信他们能够独立计划并完成工作,也能够应付错误并且从错误中学习,而不会因事物的进展不如预期产生内疚感。

因此,成人在这个阶段对于孩子的陪伴尤为重要,他们不仅要在孩子身边作为孩子学习的对象,更要给予孩子适当的鼓励,为孩子创造可以成功完成学习目的的环境。只有我们帮助孩子顺利解决了这一阶段的特殊需求,孩子的身心状况才会表现出非常好的状态。

孩子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家长一定要重视,不仅在陪伴的量上有意增加,更要注重在陪伴孩子时给予他们有益的反馈和互动。这个时期,父母要做到对于孩子的好奇心以及探索行为不去横加阻挠,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去自由参加各种活动,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不是嘲笑、禁止,更不是指责。如此,孩子的主动性就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他也会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与进取心,最终呈现出良好的身心状况。

父母要把陪伴的时间花在孩子的黄金年龄上,5岁之前孩子主要受父母影响,这个年龄段习得的父母模式会影响他们一生的能力和生活模式。父母尤其需要关注自己对于孩子的投入度。比如,我们遇到过一些八岁左右甚至处于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因为孩子长大以后出现各种问题而痛苦不已。其实他们孩子身上的很多问题都是由于父母早期对于孩子的投入不足或者投入方式不当而造成的。说到这里可能有些家长会问,难道早期对于孩子投入的不足或不当真的就不可弥补和挽回了吗?事实是这样的,6岁之前我们对孩子的影响最为显著,大部分结果已经成型,8岁之前通过加倍的弥补也许还有机会改变,但是8岁以后,孩子的大部分习惯已经养成,思维方式也已经相对固化,这个时候父母再想对他们进行干预,可能产生的效果就微乎其微了。所以,我们反复强调,千万要注重在孩子6岁之前陪伴他们的时间,这不仅仅是因为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更是因为这些早期的影响会不可逆地影响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