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2016)
春天种下的果蔬,收获并不好。天气的原因,加上没用任何药物,我们的露天番茄虽然长得很多,到最后大部分不是烂了就是裂果了,只收获小部分。刺瓜一成熟就被虫子蚕食,也没摘到几个。茄子倒很能长,每次去都能摘好多。而玉米也有不错的收成。南瓜结了三个,还在地里继续成长。这些果蔬的美味让我们有了继续耕种的信心,炎热的天气里,一直期待着秋天能继续播种。
九月,去了一趟北疆。回来后的第一个周末,赶紧去西山下,不想到了日溪被迫退回。沿库公路依然没入水中,有半米多深,眼前汪洋一片。
国庆第一天,买了几包菜籽,急急赶去西山下。开垦出一片土地,将菜籽洒下。五日去时,都已长出两片小叶儿了,嫩绿一片,煞是喜人。
西山下村更静了,老卢生病后就去城里的女儿家住了,每次去时他们家都是门窗紧闭。只有隔壁董阿婆和她的大黄狗旺总是第一时间来迎接我们,开心异常。旺温柔而善良,是一条正宗的中华田园犬,我们俗称土狗,颜色金黄,四肢细长,腰身纤细,跑起来轻盈矫健,宛如一匹微型的昭苏马。只要轻唤一声“旺”,旺便飞奔而来,与我亲昵不已。如今的乡村,居住的都是老人,而始终陪伴他们的就是一只只善良忠诚的土狗,给孤寂的他们带来些许温暖与生活气息,有时还能帮人干活。乡村里几乎每户都养,有些怕寂寞的老人还会养好几条。有时想,等到如今的乡村老人都不在了,这些正宗的中华田园犬该何去何从?真的特别喜欢这些土狗,它们生命坚韧,极通人性,是人类最好的陪伴。一次大雨,见一农人在田里耕作,他的狗狗一动不动蹲在边上,这份雨雾迷离中的陪伴让我感动不已。
五日,陪北京的朋友来西山下小住几日。难得的空闲,每天练功、闲逛,下雨时坐门口发呆、听雨声,去看云香阿婆那棵果实累累的柿子树,忍不住又上树摘了一大袋。与云香阿婆相处短暂,却始终会有一份牵挂。每每走到阿婆家门前,就会想起阿婆的热情好客与她的智障儿子明亮单纯的笑容,想起阿婆让我教她念的《大悲咒》。缘聚缘散皆是该坦然面对的,随缘而来,随缘而去,如《金刚经》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人生本是一场修行,而修行总是快乐的事,不管遇见什么,快乐以待。很喜欢弟弟写的《对话仓央嘉措》一诗:“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上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多情无情皆梵行,入山终得度有情。相遇本是机缘聚,如来即是面前卿。”尘世中修行的弟弟慧根深厚,比仓央嘉措更少了些纠结,身居红尘,处之泰然,如他自己言:“淤泥无异清静海,喧嚣尘中三界外。”如此境界,于弟弟理所当然,于我,还是被这份灵慧惊到了。
长潭湖的美,更多的不是惊鸿一瞥式的匆匆,而是沉浸其中后的深沉静谧之美。西山下面对的是最广阔的湖面,晴雨之时,日夜相伴,更能领略其中之妙。早晚之时的鸟鸣虫欢,湖上怡然撑排的村民,晴朗黄昏的日落之壮观,细雨霏霏或是大雨滂沱之时的烟云迷离与磅礴如画,风平浪静时的倒影如镜,雨后初晴时的清新叠翠,晴晴雨雨间的水天一色。唯长住此间,以沉静的爱与愉悦的心去感悟,才能领略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美妙。坐于水边,感受村庄、湖泊与远山,契合得如此唯美而安娴,心境便也更为辽远开阔了。
离开时,去三花家买了些本地栗子。在乡野走得多了,深深体会到,食物的美味离不开食材的正宗,故有机会便会寻些正宗食材。三花家的栗树很有些年头了,虽然栗的品相没油栗光鲜,但却特别香糯,口感好。三花这些年也是衰老得很快,似乎少了许多活力,家里所有的事都得操心,农活又多,人又闲不住,辛劳的生活毕竟催人老。近来又查出高血压,平时还得吃药。有时想,多买点农产品也是帮她的一种方式吧。
(201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