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与姨妈们

▶母亲与姨妈们

普通百姓家里,能拥有九个姊妹的家庭,怕也是极罕见的。而外公外婆,就恰恰生养了九个纯粹的女儿。我和兄弟姐妹们,便也各自都有了八个姨妈。而这,也让我们家在小城里小有名气。一说起九个女儿的家,一准便指我们家。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越发觉得,外公外婆让女儿接受教育是多么有远见,再也没有人嘲笑外公外婆。每年春节,所有在外地工作的姨妈姨父们都会回家,带着儿女,带来大包小包异乡的物产。我们家是西街、塔院头、县前街一带最热闹的一家。

母亲与姨妈们善良纯厚,自小相亲相爱,与外公外婆共度艰难时日,平日里都是大带小,所谓长姐如母吧,母亲与姨妈们对我的大姨有着当仁不让的尊重,工作后的大姨二姨省吃俭用,常将节省下的钱寄给外公外婆,帮家里度过了最难的几年。后来,姨妈们都陆续工作了,家里境况才渐渐好转。

大姨离去时,我们都去了武汉,但是没能赶在生前见上,听姨妈们说,大姨最后的日子里特别想念父母与故乡,然却再也无缘。记得大学的第一个寒假,就是在大姨家过的,大姨一家给了我那么多快乐,让我有了家的感觉。没想到才过十年,大姨就离我们而去了。印象中的大姨,健康活泼,能干极了,还是个运动健将,曾经横渡长江。

大学期间,也曾去过二姨的家,位于南京林业大学的校园里。二姨心地善良,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地,惦记的总是家乡与父母。二姨南京的家至今也没变,依然是南京林业大学的教工宿舍,听姨妈们说家里的摆设都不曾改变,依然是那些旧家居。那时去南京,同样感受着家的温暖:二姨虽不精于厨艺,却也天天变着花样做菜;二姨父更是餐餐给我夹菜,还抢着给我修补鞋子。外人眼里颇有脾气的二姨父,其实很真,是个可爱的人,他的爱在心里,于细微处也能感受。

我的母亲是外公外婆的三女儿,温厚善良,脾气极好。母亲身体不好,水果店里工作又忙,家务活就都被在家的姨妈们承包了。然母亲与我们相处的缘分并不深,三十九岁就离我们而去。外公外婆和姨妈们给了我们更多的爱,让我们得以健康成长。

四姨五姨两家都在杭州,我读大学的四年里,周末经常是在她们家里过的。她们也在那时给了我更多的关爱。五姨喜爱烹饪,烧得一手好菜,那时我还跟着学了几个正宗杭菜的做法。

六姨聪颖,因了时代的原因,不能上大学,但她还是凭着自己的努力,成了台州中学的名师。六姨家在临海,也会时不时地回家,带来很多临海的特产。因了近,我们也会常常去六姨家玩。

七姨灵慧,上学时外语特别好,依然是时代的原因,初中一毕业就集体支边去了新疆麦盖地。还是孩子的她阴差阳错之下回了家,之后的路竟一直不怎么如意。然七姨依然乐观,她在砚池边的家一直是我们最爱去的地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据说八姨小时候很顽皮,但长大后的八姨很能干,这个大家庭的里里外外都是她料理,她与八姨父将外公外婆照顾得无微不至。母亲不在了,我们也都似乎是她的孩子,她一直义不容辞地关爱我们。

小姨纯粹豁达,脾气极好,啥都不往心里去。也许是年龄的相近,与我们有着相同的三观,与之相处如姐妹。

如今,姨妈们也都早已退休在家。小时候眼中的大人也都霜发满头,而姨妈们眼中的小孩儿也都早已成人。姨妈们偶尔相聚时,依然如孩子般单纯,看着她们开心大笑,看着她们柔和的笑靥,我都会想起外公外婆,感恩他们生养了这些淳厚善良的女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