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新源

感受新源

纵然有多么迷醉,我们还是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库尔德宁,前往新源县。因库尔德宁紧邻新源,这是我们行程中最轻松的一段路,路况好路程短,水草丰美,庄稼葱郁,满目江南景致。

新源又称“巩乃斯”,突厥语意为“白阳坡”,位于天山北麓,伊犁河谷东端,巩乃斯河河谷地带,水量丰沛,有“塞外江南”“天山湿岛”之称。三月的吐尔根乡杏花和六月的那拉提草原都是旅人向往之地,我们渴望能一走草原牧道。

一路上,陈豫在新源的表哥就不断来电问及我们的具体位置,其殷殷之心让我们也有些急迫起来。一到新源城外,表哥与他的台州牌照卡宴越野车早等在路口。表哥将我们在他的酒店安顿下,立马切了个大西瓜,还拿出三大袋沉甸甸的和田大枣,让我们带上。表哥善解人意,让我们先洗澡,然后带我们去一农家乐吃饭。

洗了个三天来最爽的热水澡。回想在赛湖的哈萨克毡房,我们不好意思用主人从很远的地方提来的水,大家只刷了下牙,都不洗脸;在夏塔,可以烧点热水洗脸,却因水管冻裂,连冷水也没了;在库尔德宁,终于能洗上热水澡,不想热水器太小,满足不了我们俩的用水量,洗着洗着就成冷水了。幸福的时光都是从对比中来的,此时,洗完澡的我们感觉自己很奢侈。

表哥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来到了新源,那时的交通很不发达,我们疑惑他是如何来到这么偏远的地方并扎根于此的。他说是缘分,他是个木匠,走遍全国,后来一路向西就来到了新源,感觉这里山清水秀,颇似家乡,而且生意也不错,就留下了。后来有了些积累,开始转入酒店业与房地产,慢慢将亲友们也带出来。如今他们家有二十多人在新源,都在从事不同的行业,他们是新源唯一的台州人。现在的他,每年还是会在家乡待上一段时间,故而说起家乡的一切,也都了然于胸。言谈之间,他的眼光与见识令人敬佩。其实,一个人是否出色,与他所受教育关系不大,而经历与悟性倒是首要的。

晚餐丰富得令人眼花缭乱,鸡肉、羊肉、牛肉还有伊犁河上的珍稀鱼肉,各种蔬菜与瓜果。众亲友热忱之至,恨不得我们将桌上一切悉数扫光。我们被深深感染,肚子撑得滚圆,两位家乡男子也终于喝高,飘飘然而归。在酒店门口又遇一群亲友,早已在此等候多时。他们对家乡来人的渴盼与欣喜,带给我们浓浓的亲情。

表哥的酒店是新源最好的酒店,是夜,我们依然一夜无梦。早起,表哥带我们去吃早餐,我居然吃到了最爱的豆腐脑。没想到离家千万里也能吃到家乡风味的早餐,实是意外。

阳光明媚,我们在哈萨克朋友巴罕与阿达克带领下,沿牧道深入至那拉提草原深处,直至雪莲谷下。

牧道是一条简易狭窄、凹凸不平的土路,巴罕开一辆普桑领路,一路尘土飞扬,我们的卡宴跟得小心翼翼。巴罕却将车开得飞快,几乎绝尘而去,我们由衷赞叹巴罕的驾驶技术和普桑的皮实。

翻过几座山,那拉提草原映入眼帘,一片宽广无垠的绿草随坡高低起伏,极目处横亘着一列雪山,而天空却湛蓝湛蓝,纯净得没有一丝白云。草地上河流纵横,表哥很兴奋,穿过一条条河流,直至来到一条宽宽的河流前,河上一匹马儿正驮着三个哈萨克牧民往对岸而去,河水最深处几到马肚,我们便犹豫是否该改道。这时对岸来了辆小夏利,居然毫无悬念地过了河,还告诉我们过这条河的诀窍。表哥立马自信满满,顺利过河。

在阳光下的大草原上一路驰骋,杳无人烟。来到一平坦处,有一户刚转场过来的牧民,草地上满是悠闲吃草的牛羊和马群。下车扑向花儿满地的草坡,呼吸着纯净清凉的空气,满满的幸福滋味。趴在草地上静静感受这份独特的宁静,思绪悠远而纷乱。关于草原的传说往往离不开一代枭雄成吉思汗,那拉提草原也是。那拉提这个美丽的名称在蒙语里谓“有太阳”,传说成吉思汗西征时,有一蒙古军队由天山深处向伊犁进发,虽是春日,山中却风雪交加,军队里弥漫着饥饿与寒冷,他们疲惫不堪地翻过山岭,眼前却是一片繁花似锦的莽莽草原,草原上泉眼密布、流水淙淙,这时云开日出、夕阳如血,犹如梦境,人们不由大叫“那拉提,那拉提”,于是就有了那拉提的名称。那拉提草原给疲惫绝望的人们带来美好与希望,同样给未曾涉足的人们带来美好的憧憬。在中国,唯新疆还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游牧,哈萨克族与蒙古族还沿袭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简单、顺应自然。那拉提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亚高山草甸,河谷平展、山峰高峻、深峡纵横、森林繁茂,也是哈萨克人的夏牧场。盛夏时节,草原上会布满牛羊和马群。而此时,转场的牧民们还在路上,草原宁静悠远,几乎见不到牧民与牛马羊群。

草原上野花种类繁多,我们在接近雪莲谷的一面山坡上看到色彩斑斓的野生郁金香,它们迎风摇曳,风姿绰约,令我流连不已。而雪莲谷下却黄花绵延,冷风呼啸,几乎无法站立。沿雪道走上五六公里还有牧民的放牧点,不过要走完雪道真的艰难异常。

从那拉提草原出来,在哈萨克村吃过中餐,我们去巩乃斯河边闲逛,又捡一堆石头。回哈萨克村,主人去挤了鲜牛奶烧给我们喝,上面还浮着一层黄黄的奶皮,相当鲜香!晚餐依然是哈萨克风味餐饮,满满一桌,犹喜主人炖的草原鸡汤,除了盐和几片姜什么也不放,汤清纯鲜美,喝上一口,满嘴清香。我不是吃货,于我,洋溢着食材本味的食物就是美食,我嗜好那些生长在纯净环境里的食材。只有在远离市场经济的草原深处,才能吃到这些鲜香的羊肉、鸡汤、牛奶、拌面、草莓等等。我们有缘来到草原,也是一种福分。

哈萨克村的落日也是瑰丽非凡,是生长在江南的我不曾经历的辽远与开阔,漫步在静谧的村庄里,沐浴着如火的夕阳,唯有迷恋。

在新源,我们时时感受着浓郁亲情带来的温暖。陈豫的一大家子亲戚将我们都当成了最亲的亲人,我常常感动得热泪盈眶。尤其是我们离开的那天,有亲戚一早就在门厅等候,带我们去他们家吃早餐。而这份我们从没见过的丰盛早餐让我们惊诧感怀,满满一桌子家乡风味菜,家里老人还特地包了粽子,没有粽叶就用芦苇叶代替。一坐下,主人就给我们泡了从家乡带来的自制桂花茶。桂香四溢的家弥漫着浓浓的亲情与思乡之情,犹如回家,这一切都令人动容。大家巴不得我们四人将整桌菜肴一扫而光,我为自己的吃不下不好意思,脱口而出那就带点粽子路上吃吧。大家竟开心无比,立马给我们装好。一家人依依不舍将我们送到车里。我在倒车镜里看他们默默地站在原地目送我们,这份依恋让我眼含热泪,我也对他们生出无限依恋。

在新源,深深体味着远离故乡的游子对家乡沉沉的爱与思念,这份爱就这样迫不及待地倾泻到了我们身上,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我相信我们的相遇也是宿缘,是冥冥之中的久别重逢。

这份温馨,伴随着我剩下的旅程,也从此成为我心里最美好的记忆,将一生温暖我。

新源,不仅是美丽的,还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