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兄弟姐妹
外婆的九个女儿共生养了16个儿女(10个儿子6个女儿),也就是说,我们这一辈有16个兄弟姐妹。而我们这些兄弟姐妹却都各处异地,相聚的时间并不多,然这并不妨碍我们之间的手足情深。
我从小在乡下的奶奶家长大,回到外婆家时已读小学。那时最盼的就是寒暑假,假期一到,兄弟姐妹们都会第一时间来到外婆家,外婆家便成了孩子的天下,每天进进出出的,都是呼啦啦的一群孩子,家里热闹得如同菜场。那时,没有现代的厕所,家家户户还用着马桶,而马桶太小,这么一大家子的如厕是个大问题。幸好家住塔院头,离县政府也没几分钟。而县政府大会堂边上就有公共厕所,于是我们总是一大群人排着队去大会堂。这情形,后来看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里描绘的如厕情节,如出一辙的感觉,一回忆就让人忍俊不禁。
好喜欢大姨父带着出去玩,大姨父是搞地质的,每次去野外都是他的天下,他会告诉我们各种地理地质小常识。记得有次他带着去九峰公园,告诉我们公园山麓下的大石上那些六角形的晶体是石英,还告诉我们如何采挖。于是,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一到九峰,就迫不及待地爬上那些大石头,可以在那儿挖上好几个小时,虽然有时一颗也挖不出来,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的兴致,喜欢扒石头上看那些密密麻麻的石英,阳光穿透晶莹的石英,折射出多彩而熠熠的光芒,总是让人迷恋。
九峰公园、方山、丫髻岩是我们百玩不厌的地方,每一次相聚,大家必会先去这些地方,分别之时又会去上一回,茂密的山林与潺潺的流水贯穿了我们的童年与少年,我们曾经那么无忧无虑地浸润于山水之中,是一群被自然眷顾的孩子。记得有一次,我们也曾陷入困境,不知为何,大家竟爬上了九峰山上一块大石头的中部,最终上不得也下不得,在那儿坐了好几个时辰,天渐暗时才慢慢蹭下来。后来再去看那块大石头,陡峭垂直几成直角,也不知当时怎么上去怎么下来的,幸好这一切家里大人们并不知晓。还有一次,我们从丫髻岩往方山走,然沿着防火道走的我们,最终迷失在群峰之间,回到家时已漆黑一片,家人急得差点报警。
家里的大人们都很放纵我们,随便玩乐,但是有一条底线,就是不能去江里玩水。我那时多么渴望去游泳,江边的小孩都会游泳,有个姐姐还会很轻松地游上十来公里,而我们家没一个会。很多次,趁大人午睡时偷偷溜去西江闸,让邻居姐姐教,怎奈每次都是刚到水里就被拎回家。后来才知道,好几个姨妈小时候都曾掉到水里,差点没命,所以外公外婆才坚决禁止孩子们下水的。我们最多也只能去江边的滩涂上抓抓石蟹。
印象深刻的还有,有一年暑假,二姨每天中午给我们读《基督山伯爵》,居然读完了一整套,而我,并无多少领会,却对书中提到的基督山岛产生了浓厚兴趣,找来世界地图,查了半天也没找着地中海上的这个小岛。
相聚的时光总是那么快乐而短暂,我们就在这样的分离与相聚中渐渐长大。直至各自上大学、工作、成家,大家遍布异国他乡,齐聚也不再那么容易。
那些曾经相处日子里的点滴,都在我们心里,想起时,依然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