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夏特

走向夏特

赛里木湖整个湖区都位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博乐市境内的北天山山脉中,紧邻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出了赛湖,我们沿312国道走了一段,在山顶俯瞰果子沟大桥。果子沟是一段贯通赛里木湖与伊犁河谷的峡谷通道,全长28千米,沟内野果众多,山势高峻,满目苍翠。鉴于今天目的地是路途遥遥的夏特温泉,途中要经过霍城、伊宁、察布查尔、昭苏,中间还要穿越乌孙山,我们还是走了高速,直接上果子沟大桥,往伊宁方向前行。

出了果子沟,恍若回家,满目江南景致,大片大片翠绿翠绿的田野让人倍感亲切。伊宁城内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名副其实的花城。我们在城内绕了一圈,穿过伊犁河大桥,上了S237省道,经察布查尔县,往昭苏方向。察布查尔至昭苏这一段的伊昭公路是季节性公路,山高路险,仅在每年的6~9月通车。不过这一段山道风光无限,令人向往,我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

察布查尔为锡伯语,意为“粮仓”,一路过来,也确实丰饶。不久便进入乌孙山山区,乌孙山是中天山山脉的支脉之一。随海拔渐高,沿坡草原花海、云杉林、高山草甸依次分布,尽显空中草原之壮美,让人流连。到得主峰沙颜哈达峰下,天空飘起了雪花,我们开始翻越海拔3170米的安各列特达坂,这是此次旅途中的第一个达坂,达坂意为冰雪簇拥的高山。一路过来,果然险峻异常,一边是垂直高耸的山体,一边是壁立千仞的悬崖。不多久,大雪纷飞,气温降至-2℃,车上已积了好厚的雪,能见度也不足5米了,眼前一片雾霭茫茫,只有全神贯注于眼前的泥石路面。感觉过了很久,似乎过了垭口,开始下坡,能见度稍好,迎面几人骑单车上坡,令我们佩服不已。

终于,雪成了雨,我们也到了昭苏。昭苏位于伊犁河上游特克斯河流域,属特克斯-昭苏盆地西段,地广人稀,面积10455平方公里,古时属乌孙国,古迹众多,有草原石人、汉室细君公主墓园、夏塔古墓群等。昭苏县城小巧干净,非常宁静,我们在此补充了一些水果。出城,沿S237省道继续前行。

出城不久就是辽阔无垠的昭苏大草原,沿途有紫花绵延。这里有军马场,有“腾昆仑,历西极”的昭苏天马。虽然因时间原因,我们没能进军马场一窥极品的汗血宝马,但是道路两边的湿地草原上,一群群的马儿或奔跑或悠闲吃草。这些马儿,毛色锃亮细腻,身形俊朗,矫健骁勇,让人一见倾心。于是停车,登上旁边的高台,高台上耸立着一个大敖包,四周经幡飘扬。站在高台上,可以俯瞰整个草原,四周平坦广阔而繁花似锦的大草原上马儿英朗,蓝天下白云低垂绵延至极目处,心境立时变得前所未有地悠远而辽阔,略带凉意的风吹得人几乎迷失,这是怎样一个广袤的梦境一样的美丽所在啊!

由于区间测速的原因,从昭苏县城至夏特柯尔克孜民族乡,我们一直都是走走停停,70多公里的路走了近两个小时,不过一路都是美景,倒也不觉。过了夏特乡不久,就到了夏特古道的入口。入口处的工作人员一直劝我不要开车进山,说是里面路况很差,坐他们的车安全一些。我们行李多多,还是决定自己开车,工作人员便千咛万嘱了一番,还再三询问我的驾龄,对我能否安全到达夏特温泉充满疑虑,这让我们对前路的艰辛有了充分准备。

固然,从入口到住宿地夏特林场,30余公里都是沿着夏特河蜿蜒而行的一条羊肠土路,夏特峡谷沿乌孙山山脉一路前行,幽深陡峭,再加上下雨,道路泥泞不堪,确实极险。这是一条真正的峡谷,狭长,水流湍急,夹岸雪山绵延。到林场一下车,那份深切的寒意让我们有些意外,穿上所有的衣服,还是冷。赶紧到林场的小饭馆,炒了几个热菜下肚。林场只有几间瓦楞房可供住宿,饭馆的厨师很热情,给我们联系了还没开业的夏特宾馆。于是我们四人成了宾馆的第一批客人。宾馆没有空调,水管被冻裂停水,不过有电有洗手间,在这样的峡谷里算是五星待遇了,大家很满意。

天冷,服务员早早关上大门,我们也早早上床。第二天早起,大门依然紧闭,我在窗口看雪山听鸟鸣,陈豫是资深鸟迷,终是受不了诱惑,翻窗而出找鸟儿去了,回来说是找着很多很多家乡没有的鸟儿,一脸兴奋。

旅人口中的夏特温泉就在林场所在地,林场工人说,温泉出水的日期每年不定,一般在7月10日前后,水温42℃~46℃,延续的时间也不长。温泉出水口建有几间石头房子,里面有几个简易泡池。早饭后,我们沿河而上,一路都是云杉林,偶有牧人骑马而过,身姿矫健,马儿俊逸。地上遍是汉白玉,河道里也全是,汉白玉质地很软,长年被水冲刷,很多被冲成薄薄的圆片,阳光下洁白通透。夏特河的河水也因有了太多的汉白玉泥沙而呈浓郁的奶白色。峡谷里数量众多的居民便是土拨鼠,看到来人就好奇,憨憨的样子很逗人,它们挖出长长的有好多出口的地洞,然后在各洞口间不停跳跃。

夏特,清代称沙图阿满台,又称夏塔,“沙图阿满台”蒙语意为“有台阶的山谷”。古道北起夏特牧场,南至温宿县,全长120公里,跨越天山南北,是丝绸之路上最险峻的古道,冬季天山北坡和达坂上的积雪可厚达65厘米,难以通行;盛夏,降水集中,冰川溶化,南坡的木扎尔特河水暴涨,切断古道,人畜根本无法通行。最佳通行时间是每年的5月中旬~6月中旬或10月~11月。从夏特温泉处上行20多公里可到木扎尔特冰川,据史学家考证,木扎尔特达坂是唐代弓月道的必经山口,清代,此捷径尚有专人负责维修,当年官兵换防、商旅往来多取此道。今日,来此探险的人们仍然常常出险,我们因了时间与装备的原因,连木扎尔特冰川都难以到达,只能徒步至汗亚拉克草原,在此遥望木扎尔特冰川和汗腾格里峰。到达汗亚拉克草原时,天空飘起了雪花,夹岸终年积雪的高耸雪峰令空气中透着彻骨的寒冷。

一路走来,天地苍茫,荒凉而静默,我们选择了它,或许是前世的约定。这条如今少人问津的古道承载着太多厚重的历史,想起汉代为和亲远赴乌孙的细君公主,她悲伤的诗歌令人落泪:“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这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而唐代的玄奘法师却为理想不畏艰险,翻越如此险峻的隘道,其勇敢坚毅之心昭然天地间,令人敬佩。我们走向夏特,一大原因也是因了玄奘法师与他的《大唐西域记》。

有人这样描述夏特古道:“长长的古道,有很多的白骨,不光是大自然物竞天择的遗迹,还有夸父般的英雄倒下的身躯。”我没有看到这样悲凉的景象,却也体验到了其中的些许艰辛,遥想前人的行路难,更珍惜今日之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