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外婆与女儿们
外公外婆生养过十个孩子,也许这一生与儿子缘分太浅,第一个孩子虽是儿子,却没长大就去了。而后面的九个女儿,纵然也经历过种种磨难,却都能化险为夷,健康成长。
外公外婆在1931年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但不幸于1934年夭折。1933年,他们诞下了大女儿,直至1955年生下小女儿,这22年里,他们陆续生下了九个女儿。外公外婆与女儿们,经历了抗日战争、内战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文革”十年、改革开放,其间的艰辛难以言说,幸好也都平安度过。外公外婆天生是慈悲之人,对谁都仁厚为怀,不存分别心。包括对自己的女儿们,爱护有加,尽己所能让女儿们接受教育。那时之社会,于女孩,那真是相当歧视,女孩的地位也相当卑微,对于外公外婆让女儿们上学几乎没人理解,还常常嘲讽。然外公外婆从不为所动,他们觉得,与其给女儿丰厚的物质财富,远不如让女儿们学知识,知识装在女儿们的大脑里,那是永远的财富,是最好的嫁妆,谁也抢不走的。女儿们也不负父母心,个个聪敏,除了客观原因,九个女儿有5个大学毕业,其中二女儿还出国留学。
女儿们遗传了父母的仁爱与智商,个个美丽且聪敏善良。大女儿心灵手巧,身手矫健,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先后在重庆水利学校、武汉水电学校执教,是学校的篮球队员,曾经横渡长江。二女儿心思单纯,学习优秀,当年考中留苏,全国仅有十八个名额,毕业回国后执教于南京林业大学。三女儿老实仁厚,俏丽可爱,爱吹口琴,入黄岩师范读书,后因黄师解散而辍学,在一水果店里工作。四女儿诚实正直,精明能干,父母不在家时都是她主持家务;曾在一染布店当会计,后随军宣化,丈夫转业后在杭州工作。五女儿聪颖率真,五岁不到就上学,上学期间特爱睡觉,还总是爬到桌子上睡,然从没影响过成绩,毕业于浙江大学;曾先后在沈阳、武汉工作,后执教于杭州计量学院。六女儿小时虽体弱多病,却聪明过人,初中毕业后保送台州中学,高中毕业时正值上山下乡,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后回台州中学当数学老师,成为名师。七女儿善良豪爽,读书时外语特别好,怎奈造化弄人,初中一毕业,全校都去支边,她去了新疆;后回城,忙于生计却始终乐观。八女儿聪明伶俐,精明能干,高中毕业后在新桥务农,“文革”结束后考入温州医学院;毕业后在黄岩中医院工作。小女儿是个乖乖女,单纯善良,高中毕业后入标准件厂当工人,高考恢复那年就考入重点大学,因政审没过未能上学,第二年考上华东化工学院;毕业后在衢化工作,安家于椒江。
外公外婆于1942年从新桥老家搬迁到黄岩城区的塔院头。九个女儿中,有三个出生在老家新桥。女儿们的成长也并不平顺,可谓九死一生,不过都似有天助,每一次都顺利度过。二女儿小时不慎跌入河中,几近溺毙,救起后昏迷三天,邻居建议放弃,外公外婆不肯,最终也是奇迹般生还;三女儿一岁多时被亲戚带出去,不慎从高处跌下,昏迷一天一夜才醒;四女儿的一个手指曾被压断,只剩下一点皮还连着,后来却也奇迹般长好了;六女儿小时有次病重昏迷,邻居鼓动外公外婆扔掉,说是一个女孩儿家有什么好宝贝的,外婆不甘,将她放在浴盆中,三天后醒来;八女儿出生后家里更难了,邻居一无子女的家庭多次要收养她,外公说再穷也不怕,饿死也要一家人在一起。最终,外公外婆将女儿们都培养成人了。
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大部分也是外公外婆带大的,即便不是全程带着,寒暑假里也无一例外,要在外公外婆家度过的,这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光。
外公外婆也承受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我的母亲于1979年去世,那时的我还少不更事。而外公外婆,面对爱女的离去,面对爱女留下的三个尚年幼的孩子,曾经是多么地肝肠寸断。可是外公外婆从不曾在我们面前表现出哀伤,他们给了我们更多的爱。1998年大女儿去世时,所有人都刻意隐瞒,不想二老再承受这般苦痛。善意的谎言持续至他们离世。不过我想,二老其实早已知晓一切,大女儿的多年不来探望早已说明一切,只是外公外婆一辈子都是为别人着想的人,在这件事上也是隐忍不说,不想拂了女儿们的一片孝心。
2001年10月19日,外公离开了我们;12月29日,外婆也追随外公去了。很长时间,我都没有适应外公外婆已离去的事实。我们都习惯春节期间的大团圆,外公外婆是我们的中心,是这个家的灵魂。现在他们走了,大团圆也不再那么频繁了。不过女儿们还是总想法常聚的,她们珍惜相处的每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