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工作

编制工作

【综 述】2019年,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扎实推进党政机构改革,强化机构编制管理,理顺部门管理职能,优化内设机构设置,科学调配编制资源,圆满完成了各项机构编制工作任务。

【统筹推进全县党政机构改革】按照中央、省、市机构改革要求,结合隆化县实际设置党政机构35个,其中党委机构11个,包括纪检监察机关1个,计入机构限额的县委工作机关10个;政府机构24个,其中对应省市设置部门22个,因地制宜设置部门2个;组建或调整议事协调机构9个。稳妥推进人员转隶。组织涉及职能调整的30个涉改部门事先进行双方或多方交流对接,累计完成人员转隶121名。合理锁定事业编制。机构改革中共锁定事业编制293名,行政执法类事业编制201名,既解决了行政编制不足,又解决了一些部门因取消机关事业编制等历史原因造成的超编问题。

【推进机构编制标准化管理】制定并印发了《中共隆化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工作规则》,从严从紧做好机构编制日常管理,实行机构编制“一支笔”审批制度。年内召开编委会2次,研究机构编制事宜22项。严格落实人员调动核准程序,坚持“先核编、后进人”原则,全年发放编制使用通知单114份,用编审批表114套,编制确认函10份。加强机构编制数据管理,机构编制管理数据即时性、实用性不断提高。

【规范机构编制实名制办理流程】按照省委编办通知要求,在对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数据文件进行详细核实的基础上,5月份将该系统由党务内网迁移到河北政务外网云平台。严格机构编制实名制平台使用管理程序,实行专人专机操作,保障了机构编制实名制平台操作规范性和安全性。配合其他部门完成数据统计工作,为组织提供机构编制数据及实有人员情况说明16次,为组织部门、财政部门干部配备、人员调整及财政预决算提供了依据。配合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为县统计局提供了全县法人事业单位数据和机关群团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

【规范开发区编制管理】会同县委组织部、县经济开发区到承德县考察学习高新技术开发区机构编制管理经验做法并提出实施意见,经县委常委会研究批准,将开发区13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由原单位调整到开发区实行人员控制数管理,另外13名一般工作人员调整到县工业园区服务中心占用事业编制,从根本上解决了开发区人员和编制管理上存在的“两层皮”现象,进一步理顺了开发区人事管理体制。

【推进五个领域综合执法改革】认真贯彻2019年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在生态环保、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市场监管、文化市场等五个领域综合执法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结合县域实际,在交通、农业农村、市场监管、旅文广电等部门加挂综合执法局牌子,设立专门的执法类内设机构,实行“局队合一”的管理体制,解决了长期以来的多头执法以及执法扰民、执法队伍不规范的问题。

【抓好“两个清单”制定落实】按照深化“放管服”改革五年计划要求,结合机构改革后各部门主要职责变化情况,配合行政审批局重新制定完善了相关部门的行政权力和责任清单,经过县政府法制部门审查、重新编码后形成新的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包括行政权力事项3743项,责任清单事项601项,做到了权责明晰、要素完整、于法有据,推动了机构改革成果进一步深化。

【加强机关团体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管理】严格时间节点,及时安排部署,指定专人负责,截至2019年3月31日,按时完成了全县240个法人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工作,合格率为100%,并全部在承德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网站面向社会公示。

【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按照中央编办和省、市关于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相关部署,对隆化县董存瑞烈士陵园管理处、隆化县运输管理所、隆化县图书馆、隆化县种子管理站、隆化县土地收储中心等5家事业单位开展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抽查合格率80%。落实《隆化县关于进一步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将过去五年全县所有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数据全部录入隆化县信用信息系统,为深化信用信息系统改革提供了依据。

机构设置及领导人名录

中共隆化县委员会编制办公室

主 任:樊国鑫 2019.1~2019.12

副主任:冀 兰 2019.1~2019.12

郭 志 2019.1~2019.12

(撰稿人:李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