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

文化旅游

【综 述】2019年,隆化县旅游和文化广电局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全域旅游、文化服务、体制改革为工作重心,团结一心,创新务实,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文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全县呈现出旅游工作发展势头良好,市场秩序井然,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局面。

【高标准承办旅发大会】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隆化县为第三届承德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承办单位之一。作为文化旅游事业主管部门,县旅游和文化广电局全力以赴抓好筹办工作。经过9个月的持续用力,推出“武烈河百公里旅游文化产业长廊”、热河山谷、拾莓有稻农旅生态园、温泉民宿等观摩项目,协调有关部门乡镇,建成郊野滨水慢行绿道系统15千米,成为热河皇家康养度假区休闲康养的亮点,接待省、市各级领导和旅游行业及宣传、媒体嘉宾200余人,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县旅游和文化广电局被承德市委、市政府评为举办第三届承德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先进集体。

【乡村旅游不断发展】截至年底,全县有3A级以上旅游景区2家、星级旅游饭店1家,乡村旅游经营户500余家,其中承德市星级乡村旅游示范户78户,直接从事旅游经营人员5000余人。在七家镇、茅荆坝乡规划建设的连银寨、枫水满乡、温泉小镇、草莓公社等7个具有满蒙分情和地方特色村寨初具规模,成为全县旅游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拉动了全县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2019年,县旅游和文化广电局获2019河北省文创和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承德分赛区最佳组织奖。

【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提升】结合开展“双创双服”和“三深化三提升”活动,投入资金527万元,在全县建成文化基础设施项目53个,其中村级多功能活动室24个、村级文化广场29个。为部分乡(镇)、村购置了价值200余万元的文化活动器材,为41个贫困村发放了价值82万元的文化活动设备,使全县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质量总体提升,走在了全市前列。2019年,隆化县文化馆被承德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承德市文化活动先进集体。

【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多彩】积极组织开展以“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丰富群众精神文化和助力脱贫攻坚”为主题的各项文化活动。配合承德市旅游和文化广电局、承德市群众艺术馆和县统战部等单位,围绕庆祝建国70周年,组织以“同心共筑中国梦 中华民族一家亲”“文化进社区”为主题大型文化演出20余场。组织文艺演出团体,开展各种形式的“七进”(社区、农村、校园、军营、企业、网站、机关)演出174场,被评为全市双创双服“七进”文化惠民活动先进单位。隆化县图书馆开展社会阅读推广宣传活动30余次,民族博物馆开展临时展览、送展下乡16次。隆化县图书馆被承德市图书馆评为“十年功勋奖”。 隆化县摄影家协会被评为“全省优秀基层协会”,

【文艺创作亮点纷呈】由隆化县文化馆创作的河北梆子现代小戏“滦河边上的女人”,参加了省文化厅组织的全省巡演和全县乡镇展演,创作编排的“霸王鞭”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获“表演项目”三等奖;创作改编的非遗表演节目“二贵摔跤”与“霸王鞭”代表河北省参加了全国社区文艺展演,并被央视10套《中国方志影像》栏目组录制成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展现了隆化民族民俗文化风采,提升了隆化非遗品牌的推介力度和社会效应。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2019年投资20万元改造维修文物库房130平方米。树立汉长城烽火台永久性保护标志碑32处,对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于木兰作”诗碑采取了临时加固措施。新征集“汉代大铁铧”1件。“泰常五年刘慧造弥勒佛像”等16件(套)、“元代百纳枕顶”等17件(套)馆藏珍贵文物参加了承德市博物馆、北京首都博物馆展出,3尊北魏时期的佛像远赴浙江参加了“佛影灵奇——十六国至五代佛教金铜造像”展出。2019年,隆化县旅游和文化广电局被评为承德市2019年度非遗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规范管理文化旅游市场】 全年举办文化、旅游市场经营单位法人、负责人培训10期,培训文旅市场从业人员800余人次。以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打击低俗音像制品、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为重点,开展了“扫黄打非”和“扫黑除恶”专项整治,出动检查人员1000余人(次),开展专项检查4次,检查文化经营场所300余家(次),下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12份。同时开展了旅游执法、文物安全执法。通过执法检查,规范了全县文化、旅游、文物市场秩序,保证了全县文化旅游市场的安全。

机构设置及领导人名录

隆化县旅游和文化广电局

党总支书记、局长:

孙海营2019.01~2019.12

副 局 长:崔利军2019.01~2019.12

李志杰2019.01~2019.12

文管所所长:吴利军2019.01~2019.12

副主任科员:谢玲玉2019.01~2019.06

表彰奖励

获奖单位   奖励名称  授奖单位 奖励时间

(撰稿人:齐九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