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硝烟的战争——新中国成立前后郭家屯地区种植鸦片和禁烟肃毒纪实
李文新
1840年、1856年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软弱无能的清政府与英国政府先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自此鸦片在中国的传播渠道全面洞开,至清末民初,鸦片已在热河省(1914年1月设置热河特别区,1928年9月改为热河省,1955年7月30日撤销,辖区包括今河北省承德市、辽宁省朝阳市和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广泛种植。1926年汤玉麟任热河省都统后,成立了禁烟局,由其儿子汤佐荣任局长,名为禁烟实为指导,在热河全境有计划有组织地种植鸦片,从中攫取巨额利润。
1933年日本侵略者侵占热河省以后,为了以战养战,弥补军需物资不足,把鸦片种植和贩卖作为基本国策,在占领区成立鸦片专卖总署,强令全省广大农民大量种植鸦片,并将日本山梨县大阪府、三重县以及日占朝鲜半岛生产的鸦片制成白粉向我国东北地区和热河省私运贩卖。热河日本占领区各地日伪政权和“专卖”机构直接收购制造毒品,变本加厉地毒害中国人民,使鸦片烟害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据有关史料记载, 1933年到1945年日本侵略者侵占热河省13年间,热河省是全国唯一自始至终在全省种植鸦片的省份,种植面积与年俱增。例如隆化县,1933年种植鸦片18000亩,1937年增加到30000亩,1944 年达到10万亩以上。日伪政权实行鸦片专收专卖制度,烟农种植鸦片,从下种到采浆收获都在日伪警察特务的严密监视之下。烟农采收的大烟干由鸦片专卖机构在田间地头直接收购,完成上缴定额后,余下的小部分才能自行卖给日本人的“鸦片组合(大满号)”,否则就以私贩私卖鸦片论处,轻者拘捕受刑,重者坐牢杀头。对交不足烟干的烟农,轻者打骂体罚是家常便饭,重者吊上牛棚用马鞭子抽,灌辣椒水,折磨致伤致死的不在少数。
鸦片泛滥成灾,流毒遍地,给热河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成为近代热河地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众多的鸦片吸食者吸食成瘾后,精神萎靡,面黄肌瘦,懒惰无常,道德沦丧,或者当土匪打家劫舍,或者为盗为娼。据粗略统计,当时热河全省有严重鸦片毒瘾者达60余万人。有一首民谣唱道:“良田变黑土,民以烟为天;方便开灯处,公卖大街前;入店人先问,是否抽大烟;忽闻一声喊,烟泡是7元。”又有一歌:“大烟鬼儿真缺德,细胳膊细腿大脑壳,拆了房子卖大柁,卖完孩子卖老婆。”可见鸦片对人民祸害之深。由于郭家屯地处大、小滦河川,土地肥沃,适宜鸦片种植,因此几乎所有的上等地、二阴地都被强行种植上了鸦片,所以郭家屯也是受鸦片祸害最深的重灾区。
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仓皇逃窜,伪政权也作鸟兽散。当时我党政机关和八路军挺进部队正在路上,郭家屯地区出现了权力真空。几天内日伪“大满号”的烟砖、烟浆被当地老百姓哄抢而光,流散民间,给郭家屯后来的肃毒禁烟工作造成了隐患。
1948年5月隆化解放,同年12月,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开展“除三害(土匪、鼠疫、鸦片)”运动。在禁烟上,当时的热河省政府发布了关于戒烟工作的指示,其要点:一是开展群众性的戒烟运动,号召烟民戒绝嗜好,重新做人,人人劝诫说服,人人揭发检举;二是戒烟与生产、说服与强制相结合,成立戒烟所,把烟民集中起来强制戒烟;三是杜绝烟源,毁掉烟具;四是认真督促检查,赏罚分明;五是充分利用宣传手段,广造舆论与声势。同时要求45周岁以下的烟民,一律于1949年4月以前全部戒烟;年老病弱之人于1949年秋收以前全部戒烟。根据省政府禁烟要求,县政府成立戒烟科,区和乡分别成立了戒烟所。同时严格执行《热河省戒烟戒毒奖惩条例》,要求凡有大烟嗜好者均必须向村政府登记,并限期禁绝;凡未完全解除烟瘾,不积极参加劳动的烟民,其土改新分到的土地由农会代管,暂不发地照,其财产也由农会代管,不得自行典卖。直至确定戒绝嗜好后,经政府审查批准,才可发地照与取消管制;对于种植、贩卖和吸扎鸦片者,以及知情不举、隐匿不报,或执行不力、借故袒护、徇情受贿,或贪赃枉法,纵容逃脱者分别酌情予以惩处;对于协助政府劝诫他人不种植鸦片不吸扎毒品而成绩显著者、检举并缉获私藏烟毒者,以及烟民自行戒烟并帮助两名以上烟民戒烟者酌情予以奖励。
以上禁烟政策措施的实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当时刚刚解放,部分群众对于共产党政权还存有疑虑,许多出逃的群众在外地等待观望,不敢回来。为了尽快安定人心,发展生产,恢复经济,所以当时的戒烟运动进行的并不彻底。公开贩卖鸦片场所取缔了,但民间私存大烟没有完全收缴上来,私下的鸦片交易仍然存在,偷吸鸦片、扎大烟针的仍大有人在。特别是一些乡村和农会干部也沾染了吸食鸦片的恶习,在人民群众当中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1958年,隆化县委、县政府下决心彻底割除鸦片这个毒瘤,为广大人民群众造就一片净土蓝天、安居乐业的环境。1月,县政府发出通告,在全县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戒烟肃毒收缴枪支行动。戒烟肃毒收缴枪支行动以郭家屯为重点,区政府首先在郭家屯前街纸坊院成立了肃毒集训所。1958年2月20日,县公安局从县公安局、郭家屯派出所和郭家屯乡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组,集中到县公安局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工作组于2月25日出发赴郭家屯,27日开始办公。当时工作组成员有集训所所长王宪章,郭家屯派出所所长孙贵琢,公安干警伍仁、赵天才,各乡抽调人员朱春华、魏井林等,县公安局股长曹永山不定期来郭家屯指导肃毒工作。集训所在开展肃毒戒烟的同时,还担负着整顿地方治安,清查残留反动“党团特警”、土匪、自卫队成员和收缴散落民间的枪支、弹药任务。
工作组首先在郭家屯区及其韩家店、湾沟门、三岔口、白虎沟、碱房乡开展“四查四禁”运动,重点是查贩卖、查存储、查吸扎鸦片行为和嫌疑人,短时间内在集训所集中了强制戒烟及其他人员450余人。在集训所人员中开展了全民大检举,强调检举揭发有功,隐瞒包庇同罪。要求集训所里强制戒烟人员,除说清自己毒品来源并彻底交出毒品、完全戒毒外,还要积极检举揭发别人,进行人人过关,对重点对象则予以重点帮助。对于当事人举报交代的线索,立即由公安干警带领民兵到当事人所交代的地点进行搜查,收缴的鸦片由公安部门统一入账封存。
郭家屯因为有哄抢“大满号”事件,经过公安部门侦查及吸毒者揭发,初步确定私存鸦片的重点目标在于姓、申姓两家。原因是当年郭家屯伪满“大满号”与他们两家毗邻,当哄抢“大满号”事件发生时,他们近水楼台先得月,所以抢的鸦片最多,存的也多,因此是郭家屯毒源重点。当公安人员到于、申两家搜查后,果然不出所料。拆开于家前坎墙,里面全是码得整整齐齐的大烟砖,还有很多银圆;申家更甚,在5间房子地下挖出大烟坛子85个,院里地下、顶棚甚至柴火垛里都有烟土,还发现了一些银圆、纸币、枪支和炮弹。同时在其他烟贩子家和重点户也有不同的收获。此次郭家屯的肃毒工作从2月27日开始到10月结束,共收缴鸦片1000余斤,大烟籽700余斤,以及银圆、枪支、刺刀、子弹、炮弹等物品,工作组回县时拉了三大马车。同时改造了大批瘾君子,挖出了很多毒贩子。对于触犯法律的重点人员予以了刑事处罚,罪行较轻的定为坏分子回村监督改造。而更多的人戒除了烟瘾,获得了新生。肃毒工作结束后,10月公安局开始整风,对肃毒期间截留、吸食鸦片的公安干警予以严肃处理,一名股长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判刑8年。郭家屯地区个别违法乱纪的干部也受到了程度不同的处分,郭家屯区政府马副区长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一名乡长受到解职处理。
1958年郭家屯肃毒工作进行得非常彻底,此后30年里郭家屯再没有贩毒、吸毒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