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工作
【综述】2019年,隆化县民政局面对机构改革后民政工作的新形势,着力将民政基础工作做“实”、重点工作做“好”、特色工作做“新”,全面发挥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作用,加强完善各类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不断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和社会基本服务水平。
【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截至到2019年12月末,全县共有城乡低保对象27860户,33309人;城镇低保对象1088户、1671人。全年发放农村低保资金8689万元、城镇低保资金829万元。贯彻“两线合一”政策,提高保障标准。自2019年1月起,城镇低保月标准提高到650元;农村低保年标准提高到4300元;城镇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到10140元;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到5590元,并按规定标准足额发放护理补贴。完善认定方法,扩大兜底保障范围。强化动态管理,切实做到应保尽保。通过复核核查、信息比对、提标扩面等具体举措,共退出城乡低保对象3065人 ,新增6011人。同时全面开展了城乡低保对象集中复核和全县特困人员复核工作。
【提高养老服务水平】2019年,全县共有特困供养机构3所,民办养老机构6所(含公办民营1所),床位1700余张,入住老人1308人。结合开展“双创双服”,启动了特困人员供养机构改造提升工作。到2019年底,章吉营、蓝旗两所特困中心完成改造提升,德亨仁厚隆化养老养生中心、张三营特困供养中心三星级评定材料上报省厅待批。做好老年人其他福利工作。截至到12月末,享受高龄补贴7528人;发放资金300万元;享受低保家庭中经济困难的高龄和失能、半失能老人养老服务补贴4815人,发放资金507万元。
【不断提升基层社区治理水平】积极做好第十一届村“两委”换届后的业务指导工作。认真落实《关于促进全省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大力推进社会组织有序健康发展。指导在册的49家社会组织(民非23家,社团26家)实现了党组织覆盖。同时引导支持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承接社会公共服务事务、参与脱贫攻坚,规范涉企收费,净化了社会组织发展环境。
【加强社会事务管理】全面推进殡葬改革,开展了违法违规私建“住宅式”墓地、经营性公墓专项调查,积极推行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婚姻登记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升,2019年全县共办理婚姻登记5380对,登记合格率100%。扎实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工作。截至到12月末,全县享受残疾人生活补贴、护理补贴分别为10737人和7538人,分别发放生活补贴、护理补贴679万元和492万元。建立了关爱未成年人三级联动、覆盖城乡的服务体系。全年为202名孤儿发放基本生活费用200万元。全年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15人,救助率和接送返乡安全率均为100%。
【区划地名工作统筹推进】完成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利用普查成果转化成经济发展有效依据后续工作有序展开。结合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抓好地名编码规划设计、各类标牌材质选择、价格考量、装订施工。截至2019年底,已完成166个行政村地名规划、编码招投标。
机构设置及领导人名录
隆化县民政局
局 长: 黄井贵 2019.01~2019.12副 局 长: 汪兴宝2019.01~2019.12王贵民2019.02~2019.12徐艳清2019.01~2019.12党总支书记:黄井贵 2019.01~2019.12
表彰奖励
(撰稿人: 徐 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