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工作
【综 述】2019年,隆化县司法局坚持以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中央政法会议工作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法律服务、法治宣传、法治保障各项职能作用,努力服务全县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了司法行政工作迈上新台阶。
【司法机构改革】2019年1月县委、县政府机构改革,将县司法局的职责以及县政府法制办公室法制工作职责整合,组建新县司法局,为政府工作部门,机构规格正科级。中共隆化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县司法局,接受委员会直接领导,承担委员会具体工作。
【加强人民调解多元化组织建设】学习“枫桥经验”,坚持排查在先、关口前移,实现矛盾不上交,做到应调尽调、就地化解,积极打造人民调解工作升级版。全年累计排查矛盾纠纷628件,均得到了有效化解。发挥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作用。2019年,全县各专业(行业)调委会共调解纠纷139件,当事人获赔673.97万元。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与县法院联合先后在七家镇、唐三营镇和湾沟门乡举办3期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班,通过以案释法,使基层调解员的调解能力和专业水平不断提升。选任出27名人民陪审员参与司法行政工作。县道交通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平台投入使用,全县道路交通纠纷处理化解实现了全程可视化、阳光化。
【依法治县工作上新台阶】制定并以中共隆化县委名义印发了《中共隆化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工作规则》等规范性文件,坚持以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县工作开展。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方法,着力构建 “两台两读本”普法模式,即在隆化广播电台、电视台开通开办法律咨询专线和专题普法栏目,印制《农民法律知识读本》《青少年法律读本》,免费发放到群众和学生手中,利用“两微一端”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6.26”禁毒日等法制宣传日开展集中宣传活动58场(次),发放各类法律宣传资料1.6万份。联合县住建局、安州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到龙骧家园小区开展“送法进小区”活动,现场群众发放《宪法》《法律援助手册》《消防安全手册》600余本。联合县教育局到唐三营明德小学开展了“法律进校园”活动,进一步增强了中小学生遵守法律的自觉性和法律意识。扎实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活动,管家营村保持了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
【社区矫正工作有序推进】强化社区矫正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完善审前调查评估机制。实行集体决议制,确保审前调查评估的公正性。全年完成审前调查233人。在全县范围内对符合条件的社区服刑人员全部实行了“定位+微信”一体化监管。规范监督管理,实现刑罚执行一体化。密切协作,圆满完成特赦及建国70周年社区矫正安保工作。全县有14名社区矫正人员符合条件予以特赦,并解除矫正。与县检察院监所科联合建立了“五联”机制,即:联合督导、联合培训、联合执法检查、联合会商沟通、联合网上巡查,加强了人员管控。全年共接收社区矫正对象171人,期满解除168人,本年度安置帮教刑满释放人员137人。
【进一步提升法律服务能力】按照3+x模式,加强了以法治宣传、律师、公证、安置帮教、法律援助等为核心的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保障了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律咨询三项职能到位。依托乡镇、街道司法所和村居法律援助联系点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26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362个,全县群众法律服务事项实现了“一站式”办理。认真实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全年受理法律援助案件780件,办结661件,为广大群众挽回经济损失约1500余万元。为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实现了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参与办理认罪认罚案件和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全年接受隆化县人民法院指定辩护157份,值班律师参与办理认罪认罚案件119件。狠抓公证办证质量,提高公信力。县公证处全年共办理各类公证案件1676件,其中国内民事1640件,国内经济10件,招投标案件26件。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依法依规对现行文件发行进行全面监管。严格执行行政裁决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受理、处理、答复行政裁决申请,全年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29件,审结29件,其中维持13件,撤销12件,终止1件,不予受理2件,责令履行政府信息公开职能1件,行政应诉案件78件。编制了1219人的《全县行政执法人员名单》,全面实行了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组织全县行政执法人员参加行政执法人员公共法律知识培训考试,提高了行政执法人员法律业务水平。
机构设置及领导人名录
隆化县司法局
局 长:孙洪文 2019.01~2019.12
副 局 长:刘金国 2019.01~2019.12
张晓华 2019.01~2019.12
王海燕 2019.01~2019.12
党总支书记:孙洪文 2019.01~2019.12
副 书 记:刘金国 2019.01~2019.12
(撰稿人:刘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