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三〕风雨之夜

〔四十三〕风雨之夜

暴雨之后,我们来到了第二号宿营地,营地位于特勒门县西南18公里处。北纬48°30′641″,东经97°27′243″,海拔1846米。时间已过21点,我们要赶大暴风雨来临之前,搭好帐篷。

今天搭建帐篷,要比昨天好许多,也快很多,挨着李肖和罗新的帐篷。帐篷搭好后,先钻进休息一会儿。里面有点闷热,气温21摄氏度。

晚饭还没做好,趁着这点工夫,与罗新、郭润涛去了伊德尔河。河流在营地东面约300米处,刚到河边,小雨接踵而至。罗新、郭润涛不顾河水冰冷,竟脱衣下河洗澡,我觉得太冷,只在河边濯足而已。冷雨阵阵,打在脸上,真佩服他俩的勇气。

回到营地,已经快23点了。晚饭依旧很简单,羊肉汤泡馕,已经有人不太习惯。饭后一杯红茶,23点半,结束晚餐。

帐篷中,打开头灯整理笔记,0点20分,滂沱大雨倾盆而下,狂风裹着暴雨,噼里啪啦地猛砸在帐篷上,帐篷似一叶孤舟在风雨中摇曳,像是要被连根拔起。雨水顺着帐篷缝隙流入帐内,温度骤然降至10摄氏度。看来,这顶帐篷根本不抵蒙古高原的寒风冷雨,已经成为队友们嘲讽的对象,职业考古人的颜面被一扫而光。整个团队中,尔冬强的帐篷最专业,双层帐布,据说是登山专用,可抵御零下十几度的严寒。敖其尔使用的是一顶苏联军用帐篷,两面坡,帐中可从容支下一张军用折叠床。

今夜风雨敲打帐篷,已无昨日的浪漫遐想,我甚至出现一些幻听,耳畔响起一阵阵战马嘶鸣,嗖嗖的风声透过帐缝,像是万箭齐发。

风雨交加,似乎也挡不住连日疲劳,几番辗转反侧,睡意渐浓,进入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