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科布多市场
〔五十二〕科布多市场
清晨8点钟起床,外面天气晴朗,看看温度计已有19摄氏度。收拾完行李,吃过早餐之后,大家都集中在宾馆门口,三三两两聊天。宾馆对面有一个小广场,中央有一纪念碑,据说是为纪念科布多建市240周年而修建。纪念碑上除几幅图案外,还有蒙文解说,可惜内容不得而知。
广场东面是一所国立大学科布多分校。钢巴介绍,科布多有两所大学,一所是蒙古国大学科布多分校,另一所是科布多农业大学。不过,现在是国庆放假期间,学生们都已经回家了,市区内唯一一家书店也借机关门。
噶尔丹的青铜像矗立在广场上,底座上刻着他的生卒年份“1644—1697”及几行蒙文。我并不了解噶尔丹与科布多的关系,只是对科布多人如此推崇他有点好奇。准噶尔部大汗噶尔丹在清朝康熙年间举兵抗清,号召蒙古人暴动,影响很远,许多蒙古部落都在暗中响应,探听动静,打听消息。在噶尔丹被剿灭后,又纷纷回归,效忠清廷。
9点25分,驱车来到科布多市场,采购最后两天的生活用品,汽车要补充燃料。科布多市场在规模上要比哈拉和林市场大一些,后者松散,科布多市场则紧凑。相似的地方都用集装箱作卖场,除此之外,科布多市场动用更多的油罐筒作为商店。看见我们一行人进来,马上有人上前交涉,钢巴招呼大家拿出100图来,原来参观市场要买票,多余的蒙古币今天终于派上用场。

噶尔丹
黑夜将至噶尔丹的前途究竟在哪里
〔尔冬强摄〕

科布多市场
科布多市场上的油罐筒
杂货店里的售卖者
完全没有商品社会中那种过分的热情
受欢迎的台球运动
每个集装箱或油罐筒都是一个独立的摊位,门前多扯起彩条布遮阳。台面上摆放着各式各样日杂百货,大部分是从中国进口。大家和我的想法一样,看看有什么能买的蒙古玩意儿,好把剩余的蒙古图花出去。转过几条店铺街,失望之感顿生,蒙古生产的东西,除了蒙古皮靴之外,剩下的就是蒙古包了。廉价的中国商品在大家面前晃过之后,大家想法很一致,没有必要浪费更多的时间。摊位个个相连,过道狭窄。蒙古地域辽阔,集市却如此狭仄,让人费解。
杂货店里的贩售者,默默地蹲在那里,有点懒得搭理这群东张西望的家伙,完全没有商品社会中买卖人那种让人有摸不着头脑的过分热情。集市中虽拥进一大群人,却从无交易,看来市场的主人一眼望穿来意,倒也符合进门购票的初衷。
市场的最后有一片台球桌,说是一片,足有几十张,刚开张的市场,就有许多青年围台举杆了。这点和中国非常相似,高雅的台球运动传入中国后,很快就沦落成街边少年的聚会中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