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鹿石边的那达慕
〔五十六〕鹿石边的那达慕
7月23日,早上7点20分起床,天晴,气温15摄氏度。
8点30分,早餐。9点10分出发。先在阿尔泰山中穿行,要穿过几个重要的山口中。最先到达的是哈尔博勒其尔达阪,海拔2924米,旁边的高山据说有3100米。
三号车经过达阪时坏了,其他车停车帮助。北纬46°49′167″,东经92°21′812″,海拔2860米。达阪上有一敖包,大家转包时,有三个蒙古人依包而坐,不远处有几匹马悠闲食草,大家一拥而上,分别合影。蓝天、白云,气温19摄氏度。
在我们看马的工夫,几个蒙古人突然翻身上马,没有丝毫犹豫,策马疾驰,瞬间消失在远方。我注意到他们用马棒打马,而不是像一般游牧人用马鞭。
11点,顺着蜿蜒的河谷,来到巴音淖尔克石堆墓。北纬46°36′804″,东经92°16′509″,海拔2548米。
基地共有六座大墓,是西部最大的鹿石墓,属于青铜时代。
M1,圆形石圈墓,坐东向西,中央为一石堆,石堆直径12.4米,高2米,有一石圈将石堆包围,石圈至石堆的距离6—7米不等,石圈宽1—1.2米,有一些铺石,竖立石板有一层,在西北有三四层竖石。竖石顶面近方形,29厘米×30厘米。石圈内侧正西有一小石圈,直径2.6米。外侧则有5个石圈,其中三个较小直径分别为2.35米、2.3米、3.5米,两个稍大直径在4米以上。

巴音淖尔克石堆墓(M1)
西蒙古最大的鹿石墓
墓前左右分别竖立
大小两个鹿石

巴音淖尔克石堆墓
M1墓前的大鹿石

巴音淖尔克石堆墓
M1墓前的小鹿石
石圈外西侧,9.6米处有大鹿石,5.4米处有一小鹿石,两鹿石之间的距离是9.9米。
大鹿石,条形,上部尖收,截面长方形。高306厘米,宽45厘米,侧宽23—26厘米。顶部有一圆形太阳,其下有一条隔带,中央有四个奔鹿图案,底部有齿状纹样。背面,构图大体相同,只是顶端似一月亮。侧面也是鹿形图案,左侧有一盾牌形。
小鹿石,较规则的条形,截面长方形。高202厘米,宽29厘米,侧宽27厘米,顶端亦为一太阳,中间有两奔鹿图。背、侧面均光素无图。
M2,方形石圈墓,坐东向西。中有一石堆,石堆直径10.4米,高0.85米。外围一方形石圈,南北长20米,东西长19.5米。四角立一石块,并有堆石。
在M2墓北侧5.6米处有一石堆墓,石堆直径14米,高不足1米。
在我们考察时,旁边不断有牧人策马急驰而过。钢巴说,这些牧民在举行那达慕。每年夏季7月,牧民都要从各自的居住地,来到一个固定的地方,举行赛马、摔跤、射箭等比赛活动。有的牧民要花几天的工夫,才能到达目的地。看似辛苦的旅程,其实充满了乐趣,他们边玩边走,走到哪里住在哪里,遇见朋友就结伴而行。在合适的路段,大家扬鞭跃马,比赛一番,直至最后那达慕的举办地。除去骑马的牧人,摩托车也成为他们可选择的交通工具,这队人马中有两人骑摩托车随行。
午饭后,12点45分,车队离开鹿石墓地。

去参加那达慕大会的牧人们
蒙古人的那达慕大会是牧人们最重要的节日
他们骑马结伴而行
有时要走十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