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八〕出关回国
〔五十八〕出关回国
7月24日,早晨7点起床,洗漱后,在宾馆外散步,阴天,气温20摄氏度。
路遇姚克成,据他所述,昨晚来检查护照的蒙古安全人员,可能接到报告。边境地区人员警惕性高属于正常。他向警察出示一张蒙文报纸,报纸上有关于他的报道,简而言之,赞扬姚教授是蒙古人民的友好使者,警察看过报纸后,认为此一行人确为蒙中友好而来,并非不肖之徒。看来姚克成曾两次留学、访问蒙古国,对蒙古人了解颇深,关键时出招,方能化险为夷。
早饭后,我们离开宾馆,踏上归国之路。这里距中蒙边境只有45公里,公路在两山之间穿行。天空放晴,蔚蓝,几十只老鹰空中盘旋,大约是寂静高原的唯一生机。
仅用一小时,抵达塔克什肯口岸。全队在此分别,敖其尔、钢巴、姚克成要沿原路返回,美国柏清韵教授因要参加8月举行的世界蒙古学大会,也要随车返回乌兰巴托。大家依依惜别,我也将在哈拉和林买的帆布、驼毛被等物送给钢巴。
李肖他们的超重行李,虽然在飞机上填写了完整的报关单,在乌兰巴托成吉思汗机场海关被挥手放行,但在这里却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因为没有入关手续,不能放行。敖其尔、钢巴前去交涉。花了好长的工夫,钢巴兴高采烈地回来,手舞足蹈地比画:“海关关长是我们国立大学毕业的,很认国立大学的人,放行了。”接着,又说了蒙古国立大学在蒙古国,相当于北京大学在中国的地位之类的豪言。
又是一番握手拥抱,挥手道别。
蒙古海关人员非常认真,“护照”,递上,左翻右看,每一页都看过。“工作证”,正好带在包里,奉上,看得更认真,两证还回,塞入包中,准备离开。“你带名片了吗?”啊!海关要看工作证已属破天荒,竟然要看名片,十多天没有用的名片,今天终于派上用场,看过名片之后,边检人员要还回,“如果需要,你留着吧”。“可以了,走吧”,名片留在桌子上。我看了手机,12点30分。
中国一侧,塔可什肯口岸海关正在兴建当中,所有临检设施都在临时搭建的房屋中。又是一番折腾,张帆被困边检处快一小时。我们开玩笑,是否与哪位在逃犯重名或长得一样。
两周之后,大家终于回到了祖国,我经常开玩笑,爱国情怀的萌生,首先是吃不惯在住国的饭菜,人类味蕾的记忆功能非常强大且形成于少年时代,时常萦绕脑海心际,伴你终生,令人难忘,并被随时勾唤。吐鲁番的朋友已在口岸的小饭馆中准备了让人口涎欲滴的饭菜。

考察工具〔尔冬强摄〕

记录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