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放送

好文放送

等待

吴镁灵

“哎,等一下!”我加快了步伐一脚迈入电梯门。“谢谢啊!”我冲那个死死按住“开”的按钮不放的男孩说道。

我的双手插进了温暖的口袋,总算是有惊无险地赶上了电梯。男孩的右手被冻得通红,但依旧没有松开那按钮。我有些纳闷:他到底在等谁呢?

此时,又有一个背着红色书包的小女孩慌忙跑来,她接替了男孩的工作——按开门键,男孩却离开了。

电梯里就只剩下了我和那个小女孩。我上下打量着她。一套单薄的运动服里包裹着瘦弱的身躯,但那清秀的眉眼之间倒是与刚刚那个男孩有几分相似。想必是她哥哥吧,我暗暗猜想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开始有些不耐烦了,如果刚才走楼梯的话,这会儿早到家门口了,想着想着前脚就伸出了电梯,但又被楼道间的寒意给打了回来。

无奈之间,我只得继续等待。

“咦,那是什么声音?”

一阵阵木头与地面撞击的声音越来越近,我好奇地伸出头——

老人的胡子已花白,脑门上稀疏的银丝竟给人一种无尽的凄凉感。他弓着身体,背部高高隆起好似大海中的孤岛。他右手拄着拐杖一步一点地挪着,而在一旁小心翼翼搀扶着老人的,就是刚才的那个男孩。

我有些诧异。老人终于一步步艰难地挪进了电梯,电梯门缓缓地关闭,电梯间霎时被暖气溢满。

他们是一家人吗?

我想:就冲这份等待和搀扶,是不是已经不重要了。

妙招关注

两个小孩子,轮流按着电梯,只为等待老人上电梯,小故事大道理,文章传递的那份温暖,那种纯真,令人感动并深深自省。生活中总有些小插曲,在不经意间闯入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深深的喟叹,在我们的记忆深处绽放光彩。本文就是此类的小插曲,字数少,事件也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却因为那份不期而遇,那份意料之中却又出人意料的故事走向,同样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一次做志愿者

于成龙

同其他孩子一样,我生下来就受到了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可是我总是不满足,抱怨父母给予的关爱不够。直到那一次志愿者活动,我才明白原来世上有这么多的人需要关爱。

那是一个寒冬腊月,我记得雪下得好大。

快到年关的时候,学校组织了一个“敬老院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出于热心,我报名参加了。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志愿活动,我既感觉好奇,又感觉好玩。没有横幅,也没有预期中的摄像机,我们只是各自拿着些简单的工具,怀着一颗爱心低调地来到了敬老院。

刚到门口,就发现老人们已经在那里等着了。敬老院并不大,几排简陋的房子,院落里布置了一些简单的运动器械,有几棵冬青、松柏随意地吐着绿。整个院落简单古朴,亦如那饱经沧桑的老人。

简单的嘘寒问暖之后,我们便开始行动了——有的人清扫院内的积雪,有的人贴福字,还有的人和老人聊天……寂静的小院瞬间热闹起来,快乐写满了那一张张沧桑的脸,也温暖了这个多雪的冬天。

我的任务是陪老人唠嗑。第一次和完全陌生的人说话,我心里还真有点找不着北。

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笔直地坐在轮椅上,虽然苍老,但精神依然矍铄。一身早已褪了色的军装整齐干净,看得出是经过精心打理的。只不过他的右裤腿打了个结,显然,是什么事让他失去了这条腿。

我朝老人走了过去。交谈是开心的,也是温馨的。老人很健谈,他说,当年的他也和我们一样,充满热心,血气方刚。他参加过解放战争,在朝鲜战场上,他丢了一条腿,但他不后悔。他还说,一个人不能只想着自己,应该心怀他人,或是为百姓,或是为国家,要懂得付出与奉献,这样才能不枉活一生,才不愧为一个大写的人。

快乐的日子总是很短暂,一个下午的志愿活动,在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回家后我一直在思考着老人说的那些话。是的,付出与收获、奉献与回报总是相辅相成的。老人付出了,他们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今天我们付出了,同样,也收获了幸福和快乐的记忆。

记得南北朝时期学者萧纲有言:“一善染心,万劫不朽。百灯旷照,千里通明。”是的,第一次参加志愿活动,我就收获满满。以后,我要多参加这样的志愿活动。

不是吗?倘若善在心,倘若爱在行,那严酷的寒冬又有何患?

妙招关注

作者以“做志愿者”的经历为写作素材,展现了自己的心志和追求,凸显了责任意识和公德心。作者将志愿服务活动设置在一个大雪后的敬老院,敬老院简单但却古朴,并着重写耐寒的冬青和松柏,预示着再冷的天气,只要有善意,也会温暖,而冬青和松柏,则象征着老人,展现了他们的精神风貌。这些环境描写,增添了文采,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

被阳光洗礼

赵姝钰

早上,一睁开眼,我就向窗外望去,怪不得睡得这么舒服,原来外面下雨了。我心里暗暗高兴,连着几天的烈日,今天是周末,这雨像下到了我的心里。忽然想到还要帮妈妈去修鞋子,我只好无奈地爬了起来。

出了门,这街上的人还真是少得可怜,远远望去,在那树下,好像有个小摊。我冒雨跑过去,到跟前一看,还真的是修鞋的。今天运气真好!

“老板,把这鞋弄一下。”修鞋人一抬头,我沉默了。那人只有一米四左右,戴着眼镜,皮肤黝黑,满脸岁月留下的痕迹。一件蓝色的上衣,显得更加朴素。他的手和脚都有残疾。我的思绪凝固了。

“哪里?”一声笑问,我才反应过来。

“麻烦弄一下鞋跟。”我连忙说,想化解刚才自己的失态。

“嗯,五元钱。”他回答。这时,我才觉得心里安静下来。

他一只手拿起小锤子,忙活起来。

这是保尔吗?我心里暗暗想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一种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比起有些身体健全而去讨吃要喝的人,他更值得尊敬。

“姑娘,今年多大了?”他沙哑的声音,打断了我的遐想。

“十三岁。”我笑着回答,想给他温暖,“下雨了,您怎么还出来摆摊?”我满怀同情和怜悯。

“赚钱呀,要不怎么养活自己呢?”说这话时,他满脸笑意,让人觉得温暖。

雨停了,风也停了。他在笑容中散发着的光芒感染了我,我们轻松地聊着。不知不觉,鞋子也修好了。“下次记得来,我天天都在呢!”我回头微笑着,使劲点了一下头,“嗯!”

虽然他没有健康的体魄,但是他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他微笑着面对每一个人。

我走在回家的路上,脑子里浮现出他的笑容,仔细想一想像什么?对,像阳光,很温暖。我像被阳光洗礼了一番,有一种全新的感觉和体验。

哦,风雨过后,被阳光洗礼的感觉,真好!

妙招关注

俗话说:“阳光总在风雨后。”本文中,风雨后的“阳光”却指的是残疾的修鞋匠的灿烂笑容,象征的是残疾的修鞋匠的身残志坚的心态,这笑容、这心态感染了“我”,洗礼了“我”,使“我”有了全新的感觉,对人生态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