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放送

好文放送

我的烦恼

刘东欣

自打进入初中,体育就成了我的一大烦恼。对于一个对体育“不感冒”的人来说,1000米跑是我心头的一块巨石,压得我透不过气来。“出去活动活动”“没事多跑跑跳跳”“不要老待在家里”……妈妈的话语常常在我耳边萦绕,听得我耳朵都要起茧子了,可我就是对“活动活动”不感兴趣。

每每想到七年级上学期的那次期末体育考试,我就心有余悸。

往事不堪回首,我的1000米跑成绩不忍直视。起跑不到5秒,我就成了落在队伍后面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中的一个。我想跑快,可是用尽全力也追不上大部队。一圈跑下来,累得我气喘吁吁,我不得不放慢脚步。

很快,有同学超过我一圈了,那种感觉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用了5分55秒才跑完三圈,比最快的同学多用时1分多钟!那时我真的很沮丧,简直欲哭无泪。

我很想多锻炼锻炼,摆脱这一烦恼,然而,我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坚持得并不好。

七年级下学期刚开学,老师就组织了体育测试,噩梦重演——我的1000米跑成绩与别的同学差距更大了。伤疤又一次被揭开,真的好疼!妈妈看我挣扎在烦恼中,语重心长地说:“走出烦恼的唯一办法就是行动起来,而不是一味苦恼。”

是的,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好男儿怎么能轻易服输?我下定决心开始锻炼。

我决定每周五放学跑三圈。

心动不如行动。第一次跑完三圈,我大汗淋漓,上气不接下气。我知道,万事开头难,我一定要坚持下去。第二次练习,还是很累,但是比第一次好多了。让我意外的是,我的好友见我跑步竟然也要和我一起跑,太好了!好友的加盟更给我添了动力,我们并肩跑着,彼此加油打气。一次又一次,红色的跑道上,我们迈着矫健的步伐向前奔跑,风拂过脸颊,渐渐吹散了我心中的烦恼。

一周复一周,终于又一次迎来了1000米跑考试。我心想:练习了这么久,是我表现的时候了,这次一定要跑出比原来好的成绩。

考试开始了,尽管我心里很紧张,但是我的脚步很稳健,不紧不慢地匀速向前。跑完第一圈,我感觉很轻松,再看看后面的同学,我发现自己不再是落后分子了。我不禁兴奋起来,加快速度向前冲。风吹过脸颊,看着身边摇动的青草绿树,它们似乎也在为我鼓掌加油。当我越过终点线,听到老师报出“4分54秒”的成绩时,我高兴得真想大叫一声:“我终于进步啦!”

就这样,经过不懈的练习,1000米跑这块压在我心里的巨石慢慢变小了,我终于走出了烦恼。

妙招关注

作者采用插叙手法,对七年级上学期那次跑步成绩测试做了生动的描述,有力地说明了1000米跑成绩差给自己带来的心理困扰。整篇文章最大的亮点是作者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描写得详细生动,真实可感。

我的烦恼

穆乃慧

雨后,阳光愈发灿烂,正如我的心,明朗且宁静,那天,我真的长大了。

“怎么会这样……”爸爸沉默了半晌,只吐出一句听不出语气的话。我看看爸爸,他正在看成绩单,我咬紧嘴唇,不想说话。盯着爸爸的脸,我习惯性地想:哼,又在考虑用什么恶毒的语言来讽刺、打击我吧?

“你应该好好学习的,不该……”够了,还是老一套。

我把书包往沙发上一摔,跑进自己的屋子,“砰”的一声关上门,眼泪不知何时流了一脸。半晌,脚步声似乎渐渐靠近,却似乎踱进了别的房间,似乎还夹杂着叹息。

我有些崩溃,眼泪肆无忌惮。我只好爬上床,躲进被子成一统。回想刚才的一幕,仍觉得委屈。我不禁又联想起以前爸爸每次的批评,一点儿也不顾及我的感受。于是,我为自己的发泄找到了一个似乎正当的理由。

可是,为什么总觉得自己有些过分?

爸爸虽说严厉,可是他的出发点是为了我好。这次他也似乎在努力调整说话的语气,不像以前一样充满了讽刺意味。

越想越觉得自己有些过分,是我太偏激?太无理取闹?答案似乎是肯定的。也许,我真该反省反省了。

我掀开被子,让自己透透气,发现外面竟然下起了雨。天阴沉着脸,是在生我的气吗?

站在窗前,望着窗外,我更加冷静地反思自己,曾经乖巧的我而今变得偏执:回家不愿意长住,匆匆搭车离开,丝毫不在意父母的不舍;父母的关心和嘱咐常被我当成啰唆和唠叨;语重心长的教导却被我当成嘲讽,这是正常的我吗?我把脸埋在腿上,感觉脸越来越烫。

是成长让我变得冷漠了?不,都是我的错,与外界没有多大联系。长时间以自我为中心使我变得偏执,甚至有点自私。我的心蒙上了灰,看不到别人的关心与支持。现在,是该清醒一下,用心待人了。

睁开眼,抬起头,雨竟然停了,丝丝缕缕的阳光照在我的脸上,我的心越发温暖起来。

擦掉泪痕,我走向爸爸的房间,轻轻地把门推开……

妙招关注

长大是心理的成熟,对父母的做法有了正确的认识。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选材体现“成长”的主题,通过心理描写体现“成长”,使读者产生共鸣。文中爸爸对“我”的教导让“我”产生抵触情绪,但后来“我”的自我反省使“我”重新审视自己,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

我的烦恼

汪翰林

我是班上的文娱委员,可是一提起上课唱歌,我的心里就发毛。

“丁零零,丁零零”,上课铃声如瘟神般响了起来,同学们争先恐后,如潮水般涌进教室

等那些大哥小姐们坐到了各自的座位上,我开始我的领唱工作。“月如水……预备唱!”当我重新坐到位子上,唱起歌时,才发现全班只有我一人在唱!

那边的“女生大本营”正在津津有味地谈论着电视上整天播放的偶像剧,只见其中一位唾沫星子直飞地道着自己的观点:“哎,那个女人真坏,只会耍阴谋!”“可不是嘛!”旁边的几位随声附和道。

“喂,昨天我看了一部电影,那家伙,里面的变形金刚帅呆了,酷毙了!”循着声音望去,原来是“男生大本营”的“领袖”正在发表着高谈阔论。

唉,孤掌难鸣,看来只有动员他们唱歌了。

“那边的,干吗呢?上课铃声响了,没听见呀?”

“你们这一群女生,开记者招待会呀,没听见铃声响了吗?”

“覃国荣,想进化成狼人是吧?鬼哭狼嚎什么呀?”

经过我的“无敌利剑嘴”大战三个回合后,终于有几个“小兵”败在了我的嘴下,跟着牙痛似的哼起歌来。其他的仍然负隅顽抗。

我将书往桌子上重重一拍,“都说什么呀说,想当演说家呀?来,到讲台上去说呀!”

“去就去!”一旁的郭集贤存心砸场子,嬉皮笑脸地说道。我狠狠地剜了他一眼,他立刻停住了嘴,讨好似的装出一副“汉奸”样。

眼看形势对我不利,我只好拿出我的绝招——“河东狮吼”,大吼一声:“安静!都给我唱歌!你们要是再不唱,以后的音乐课就改成数学课!”“哎,别别别!”这一招果然有效,同学们都朝我叫嚷起来,“我们唱,我们唱,行了吗?”还好我知道他们那点小心思,要不然,还指不定怎么收场呢!“啦啦啦……”教室里这才响起嘹亮的歌声。

唉,我这个音乐委员什么时候才能不为这点小事烦恼呢?

妙招关注

这篇文章写了一位音乐委员苦恼课前同学们不认真准备,好好唱歌的经历,应该说选材点很小,从一人独唱到牙痛似的哼唱,再到最后唱起嘹亮的歌声,这个中的变化“我”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啊!叙事与描写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很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