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放送
争论
凌静
“我认为手机于我而言利大于弊,它可以让我及时获取外界的时政新闻,当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在上边查询也很方便,所以,我觉得手机不应该交给您。”
听,这是谁说得振振有词?是我。我和妈妈正在对“手机应该给谁保管”这个问题争论不休呢。
“手机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不假,但它同时也存在许多弊端。一些网页和游戏,会诱惑着你,令你上瘾,逐渐占领你的生活,消耗你的时间,让你无法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妈妈指着我的手机,说,“将手机交给我保管,才能使你不被外界因素分心,专心学习。”
“但我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自控力,可以管好自己,不用手机做除了学习之外的事。”我用手拍了拍自己的胸脯,“也请您相信我!”
“可是,像你这般年纪的青少年,并不具备可以控制好自己欲望的能力,你能保证你拿到手机时,不做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事吗?”妈妈说话的声音逐渐变大,不为我刚才的一番话所动。
“我……我……”我有些迟疑了,眼神也不那么坚定、自信了。我低下头,有些不自在地抠起了指甲。
“一个手机可以毁了一个人,我不希望那个人是你。”妈妈的语速慢了下来,眼里充满了对我的关心与疼爱。她把我的手机放进自己的口袋,坐到了我的旁边。
我保持沉默了。妈妈的话不是危言耸听,或许手机对我的危害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而我的自控力还不足以让我时刻保持理智。不成为手机的俘虏,或许将手机交给妈妈保管,才是最正确的决定。
我抬起头,微笑着对妈妈说:“我明白了,妈妈。我愿意将手机交给您保管!”
虽然这次争论我失败了,但是我并不觉得难过,因为我明白了手机的危害,理解了妈妈的良苦用心,挣脱了手机对我的禁锢。
妙招关注
本文选取当下家长和学生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手机进行写作,非常具有现实意义。作者抓住“我”和妈妈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进行细致描写,使母女二人的形象跃然纸上。
争论
梅海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尤其是在我们同龄人中间,因为看法不同、观点不同而发生争论是常有的事情。我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小学六年级的那一次。
我是个飞碟迷,对是否有外星人的事件一直十分关注。我一直认为在宇宙空间可能存在另外一个智能星球,或者说宇宙中不止我们地球人。无独有偶,我的好朋友祁光泽和我一样也认同这个观点。但同样喜欢一起玩的小伙伴夏禹和李铎却认为根本没有外星人。小祁和我十分生气,和他俩约定:课间要来一场君子“舌战”,看谁能说服谁。
辩论会开始了,李铎让夏禹先发言。夏禹轻描淡写地说:“我从来不相信没有根据的科学幻想。其实,今天这个话题真的没什么意思。现在人类根本就没有真正见识过外星人,大家都是被一些科普作家和科幻电影给影响了,以至于生活中很多人随便拍摄到的一个不明物体就认为是UFO。新闻中不就经常有这样的例子,还闹了很多笑话吗?”
这样的单刀直入,可是惹怒了向来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小祁了。他顿时皱起眉头,站起来大声说:“什么叫科学幻想啊?你自己不知道,没有见识过,不意味着就不存在。宇宙间有这么多的天体,难道你们敢说只有地球上有生命体吗?事实上,有科学家已经发现火星上有生命迹象。科学探索无止境,也许哪一天我们就发现这个宇宙中有更多奇特的生物体呢!”
我也不甘示弱,针对夏禹的观点补充道:“是啊,我们个人的眼光是很渺小的。虽然新闻中会有些谈外星人的噱头,但并不是所有的新闻事件都是噱头。有些新闻事件中发现外星人迹象的例子,科学家已经介入调查甚至也难以完全否决。虽然没有完全证实,但并不代表没有,很可能有。所以,既然如此,你们说没有外星人也不过是个人臆断而已。”
夏禹被我俩夹击,顿时哑口无言,低着头不说话。我和小祁相视一笑,暗暗得意。李铎坐在一旁,一边翻阅从图书馆借来的科学读物,一边不紧不慢地说道:“宇宙间是有很多天体,但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可能有生物。比如说:这个星球必须有一定的年龄,必须离它的恒星不近也不远,必须……”他列举了一系列科学术语,听得大家晕头转向,果然是咱们班闻名已久的“书虫”啊。看来这家伙是有备而来。
我并没有打退堂鼓,而是迎难而上:“在不同的环境下一定会产生不同的生物。难道必须和我们地球一样吗?宇宙空间那么大,光银河系就有上万颗星符合条件呢!尽信书不如无书,如果你说我们是迷信科幻小说,那么我看你们也一样。哈哈哈……”
李铎放下书来,瞪着我,见我笑个不停,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我们针锋相对,据理力争,这场争论引起了许多同学的注意和围观。上课铃突然响了,我们谁也没说服谁。不过,争论让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更多的兴趣,那天放学后我们还一起去了国家图书馆进一步查阅了资料呢。
世上未解之谜如此之多,至于有没有外星人这个问题,还是等我们长大,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探索慢慢去验证吧!
妙招关注
本文开头点明争论的主题,围绕“是否有外星人”与同学展开唇枪舌剑般的辩论。文中语言描写具体,能结合争论的话题和正反方的观点组织语言,表现了人物机智善辩、思维敏捷的特点。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运用,让人物的形象更丰满,既体现了争论的激烈,也让人物的性格鲜明地呈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