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放送

好文放送

月亮

马祥通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月亮是童年的记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童年记忆的天空,明月皎洁,给大地披上一层银辉。我躺在竹制的老式摇椅里,在晚风的轻拂中,听外婆讲那些可爱的传说。嫦娥奔月,外婆讲了许多遍,每一次那嫦娥奔月的原因都不同,可是我爱听。外婆手执蒲扇,轻晃摇椅,轻声讲着那些古老的故事。而我则在月色的轻抚中,香甜地睡去……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月亮是青春期的孤独。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你听,寂寞的李白都找不到酒伴,邀请月亮来对饮。其实,寂寞的李白何尝不是孤独的月亮的陪伴呢?他们都是孤独的,所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中,月影与人影,哪个孤独,哪个迷惘,谁又分得清楚呢?而我,不想被羁绊,不想被束缚,不想按照父母安排的路向前走。我渴望自由,渴望飞翔,渴望窗外那个多彩的世界,可是,一顶重点高中的帽子,让我的青春孤独无比。“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谁人能理解我心中的孤独?月亮,只有你无言无语地陪伴我……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月亮是游子的思绪。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从耳熟能详的《静夜思》,到充满诗情画意的《春江花月夜》,哪一轮明月不带着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一次作文大赛,让我离家千里来到陌生的城市,陌生的水土让我身体极度不适,让我倍感孤独与落寞。那时那刻,我突然特别想吃妈妈做的藕盒饭,想把初赛的不顺利跟爸爸说说……望着窗外的一轮上弦月,我突然特别想家,突然觉得自己以前离家独自飞翔的想法是多么幼稚可笑……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每一个有月亮的晚上,都会有一种思绪萦绕着我们,让我们将这思绪寄托给月亮,定格成我们成长中的记忆……

妙招关注

明月在天,不同的人看到会有不同的思绪。本文分别赋予月亮是“童年的记忆”“青春期的孤独”“游子的思绪”的寓意,既新颖又相互关联,成为一体,将遥远的月亮一下子拉近到自己的身边,且用众多的写月诗句来渲染,显得情真意切。

月亮

张万齐

外公,您还好吗?

今夜月明星稀,您看月亮正从园子里大槐树的树梢后升起来。清幽的月亮散发着凉凉的光辉,银盘的边缘还带着太阳的一层金黄的光晕。星星们都很知趣,躲得躲,藏的藏,只有几个头脑麻木的,还在努力地闪着那一点点光亮,与铺天盖地的月光比着谁更清冷。这一轮圆月,仿佛是十几年来我见过的最圆最圆的了。明月依旧在,您却不在我身边。

外婆家的屋子后,有一片长满果树的园子,我的整个童年的夏天,都是在那里度过的。那里有微醉的南风,乱舞着的枝丫,蛐蛐的叫声,金黄金黄的阳光,还有我的外公。

夏天的晚风里,有太阳的味道,香香的,暖暖的,夹杂着青草香和外公的汗味。

那时,我总是嘲笑外公,故意扇扇鼻子:外公,您好臭哦——

外公带着我,周游在园子里的每个角落,然后在秋天把园子变成一个香气四溢的果园。

没有歌声的园子是寂寞的,外公就经常给我哼唱一首他自创的歌谣:“春天的孙女可美啦,夏天的外公可壮啦,一家人都要健康啦,永永远远快活啊……快活,快活,就算在雨里,也不能哭啦……”

就是这个调子,伴着我从小长大。

可自从外公陪我在园子后面的小河里抓了鱼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见过站立着的外公了。

好好的一个人,感冒之后,就被查出患有肝癌晚期,从此卧床不起。

为什么那么多人患了感冒,只有外公的感冒如此吓人?

就在外公的病中,我小学毕业了。

当外公被盖上白床单推出来的时候,压抑的哭声从四面传过来,可我没哭,外公是不倒的,我是不哭的。

今年清明节,我跟着妈妈去给外公扫墓,外公墓前的石碑上长满了青苔。

转过身回家的时候,我忽然看见斜前方那个伴我们度过了无数个夏天的外公的园子,依然茂盛……

月亮升得很高了。橙色的月亮上偶尔拂过丝丝云缕,宁静而端庄。在这如水的月色里,我们心中都会寄托下一个美好的愿望,祈求神圣的月亮在这璀璨的星空中,用它那独特的光芒来完成我们一个个美好浪漫的梦;在这如水的月色里,我们都会看着夜空上方那洁白纯净的月亮,幻想出一幅幅优美的水彩画,创造出一个个神奇曼妙的神话故事……

外公,愿您的世界一切安好。

妙招关注

作者在叙事中采用多线结构,一条线写自己的成长,一条线写外公的衰老,一条线写对童年美好时光的留恋,一条线写对外公的怀念。多线借月亮交织在一起,融情于景,景中含情,画面既美又温馨感人。文章行文流畅,没有具体的叙事,只是用精练的散文语言写自己的成长,有着诗一般的意境。

手心中的月芽儿

陈燕燕

淡淡的月光倾泻下来,抬头望着熟悉的明月,月光中出现了若隐若现的身影,瘦弱而又高大无比。爸爸,远在浙江,您还好吗?

记忆中关于爸爸的一幕幕在脑海中回放着。

“爸爸,您看那个月亮好大呀!”

“是啊,你觉得它像什么呢?”

“像个大盘子,又有点像大饼子……”

“呵呵……”

“不对,像太阳,可是它没有太阳那么热,像什么呢?对!像爸爸!”

“傻丫头,月亮怎么会像爸爸呢?”

“是哦……”

夏天的夜晚,院子里放着一把躺椅,爸爸和我躺在上面纳凉,欣赏着明月,院子里时常传出我们的说话声和笑声……

后来,弟弟出生了,这样的情景也就少了,因为爸爸出外打工去了。

又是一年的中秋节,爸爸特意从浙江回来。月亮还没完全升起来,朦胧的月色洒在院子里,院子里多了欢声笑语。

“姐姐,我要吃柚子。”

弟弟又开始赖皮了。我从没切过柚子,在弟弟的一再要求下,我竟然同意了。

在院子里的小桌上,摆好柚子,学着大人的模样,我手起刀落,可能是月光下,有些模糊,刀锋一偏,滑向了我的手心,鲜血直流。我疼得大叫了起来。

“丫头,你怎么了?”爸爸一面叫喊妈妈,一面抱着我出去。

月亮已经升了起来,银色的光芒笼罩着大地,世界好像被装点过一般。然而,爸爸却无心欣赏这美丽的景色。一路上,他没有停歇一下,等到胡医师家时,汗水早已将他的衣服打湿。他顾不得休息,将我抱到胡医师面前,拉着他为我清理伤口。胡医师替我用药水清洗伤口,由于伤口很长也很深,需要缝合。胡医师拿着针缝我的伤口,我疼得大哭起来。爸爸抱着我,眉头一直紧锁着,好像在隐忍着什么。缝合完毕后,我看见爸爸舒了一口气,我也哭累了,于是,躺在爸爸的怀里睡着了……

当我醒来时,已是在家中。事后,妈妈告诉我,爸爸一晚没合眼。想到爸爸那紧张我的神情,我竟暗暗庆幸月亮和我开了个玩笑,让我挨了一刀。

养伤的那段日子,爸爸像换了人似的,整天嘘寒问暖,有时还给我盛饭喂饭。那时的我沉浸在幸福之中。

有时,爸爸牵着我的手散步,他总是欲言又止,一脸的愧疚。这时,我总会笑着对他说:“爸爸,不痛了,那是月亮惹的祸,是它留给孩子的调皮的吻!”他会心地笑了,把我的手攥得紧紧的。

至今,我的手心里还残留着一道伤痕,淡淡的,弯弯的,好似月牙的形状……

妙招关注

本文运用倒叙的手法回忆了与父亲的点滴往事,故事感人。其中对人物的描写十分到位,“我”受伤后父亲的紧张、愧疚之情,“我”的体谅、理解,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文中父女情深,女儿对父亲的思念流溢其中,令人动容。文章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其中,父女之间的对话俏皮、生动,父女深情洋溢其中。尤其文中“那是月亮惹的祸,是它留给孩子的调皮的吻!”一句,更显巧妙;结尾处的描写,意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