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丁”:63岁上岗

“小丁”:63岁上岗

一位63岁的老人,怎么会被称为“小丁”?一位63岁的老人本该离休或退休,又怎么会上岗?看来还得从头道来。

在中国美术界,有一位非常有特色的画家。在他尖锐、幽默的漫画作品面前,有的人能会心一笑,有的人则羞愧难当,有的人甚至会恼羞成怒。画如其人,他的漫画作品不用署名,很多人都会猜到是出自他手。他的漫画作品一直用“小丁”署名,人们也一直称他为“小丁”。有时候有人称呼他为“老丁”或“丁老”,他却不知道是在叫谁。他就是63岁重新上岗的著名漫画家丁聪。

1916年,丁聪出生于上海,从16岁就开始发表美术作品。他19岁中学毕业后,为帮助父亲养家糊口,没有进入大学学习,而是早早地走上了谋生的工作岗位,走进了当时颇有影响的《良友》画刊社,担任美术编辑,同时还继续创作社会讽刺画。他大器早成,年轻时在上海美术界已崭露头角。

1946年,国民党挑起内战,上海人民掀起了反对内战、争取民主运动的高潮。这个时期,丁聪画了大量的抨击美、蒋搞内战的漫画,反映了民众争取解放,呼唤民主和自由的思想潮流。在当时,丁聪的漫画成了漫画界投入战斗的锐利武器。

不可否认,有的时候个人没办法左右自己的命运。1957年5月,41岁的丁聪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到南京视察。然而他没想到,在这一次社会活动后不久,他就被打成了右派。从此,“小丁”这个名字也就从画坛上消失了,年富力强的丁聪下岗了。

等到丁聪彻底平反的时候,已经是1979年的春节,时间已经过去了22年。从41岁到63岁,这是人生中多么宝贵的年华!人的一生掐头去尾之后,能有几个22年?!丁聪在平反后激动地说:“我什么都不干,我要画画。人家是60岁下岗,我是63岁上岗。”

“小丁”63岁上岗后,特别珍惜时间,抓紧创作。后来,人们又频频看到署名为“小丁”的漫画。人们误以为现在的这个“小丁”绝非过去的那个“小丁”,误以为是丁聪儿子的作品,误以为是子承父业了。因为,丁聪毕竟久违画坛22年。

从“小丁”63岁上岗后,至今已过了25年。这是丁聪创作的鼎盛时期。深受知识分子喜爱的《读书》杂志,每期都有丁聪一幅“作业”。他几乎年年都要出版一本漫画集。

丁聪的漫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的中国历史。从中可以看到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滩、抗战、内战、北大荒劳动改造和改革开放的缩影。无论是在青年,还是在老年,他的漫画都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精神,表达着一个漫画家的良知与沉思。

2004年,已是米寿的“小丁”依然继续活跃在画坛上。他不仅还在画,而且越画越多,越画越好,最近又增加了两份新“作业”,为每期的《炎黄春秋》和《瞭望》杂志画漫画。

“小丁”63岁上岗,88岁还焕发着青春的活力,使人联想到西塞罗在《论高龄》中的两段精彩论述:

“人入暮年,固然体力衰竭;但智力与判断力,继续增长,接近臻于完善的境地,历久而不衰。老年岁月,不可闲散度过。”

“如果谁能将青春与衰老融为一体,他的容貌可能显得衰老,但是他的思想却将永远充满青春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