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综合测评题

一道综合测评题

不知是哪一位,根据资料出了下面这道发人深思的综合测评题。

假定将已掌握的A、B、C三位候选人的基本条件公布于众,然后请一些人从中选出一位能够造福世界的领袖。他们的基本条件分别如下。

候选人A:

笃信巫医和占卜家。

有两个情妇。

有多年的吸烟史,嗜好马提尼酒,每天喝8—10杯。

候选人B:

工作中有过两次被解雇的记录。

经常睡到中午才起床。

大学时吸过鸦片。

几乎每天喝一公升的威士忌。

候选人C:

曾是国家的一位战争英雄。

有吃素食的习惯。

从不抽烟,只是偶尔喝一点啤酒。

年轻时没有做过什么违法的事情。

测评的结果显示,大多数人会根据上面的信息做出比较自信的选择,即选择候选人C来担当造福世界的重任。

请问:您会选择哪一位呢?

但是,看过了A、B、C所代表的三位候选人的真实姓名之后,往往让许多人大吃一惊。

候选人A是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

候选人B是两次出任英国首相的温斯顿·丘吉尔。

候选人C是纳粹德国法西斯头子、头号战犯阿道夫·希特勒。

于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角度发表了都能给人以启示的议论。

有的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好人身上有缺点,坏人身上有优点,区分好人与坏人的标准是什么呢?只靠三言两语是说不清楚的。有一点教训要记住:不要简单化、公式化,不要以偏概全。”

有的人做出了这样的总结:“不要用既定的习惯价值观来思考和取舍事物。”

还有人联想到了选人用人的机制:“测评虽然有效,但是也有限。从根本上讲,给舞台才能出人才,实践才是检验人才的唯一标准。只有用多数人选多数人来代替少数人选少数人,只有用阳光操作来代替暗箱操作,只有用赛马来代替相马,只有用竞争的机制来代替伯乐的机制,才能选好人、用好人,才能出现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万马奔腾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