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挽救了丘吉尔
当丘吉尔任职海军大臣的时候,因为英法联合舰队在达达尼尔海峡遭到德军的重创,损失惨重,被迫引咎辞职。他后来又到西线服役,认为自己的政治生涯大概就此结束了。
郁郁寡欢的丘吉尔拿起画笔,从事绘画,纯属半路出家,那时他已经步入了不惑之年。就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在一次家庭聚会他竟然迷上了绘画。从那以后,绘画的兴趣陪伴他一生。
在业余时间绘画,改变了他的心态,也改变了他的命运。对于绘画的“心理治疗”功效,丘吉尔感触颇多地坦言:“从来没有一件事情,可以像绘画这样让我如此投入,忘却自我。”
1940年,丘吉尔从人生的低谷走到了高峰,出任了英国首相。他的女儿玛丽·索马斯曾这样说过:“只有沉浸在绘画中时,他才有勇气直面风暴,排遣心中的郁闷,并且攀登上了政治生涯的高峰。”
尽管二战的阴影日渐迫近,可丘吉尔绘画所表现的内容,都是美丽的陆地风光和波澜壮阔的大海,根本找不到战争的影子。1945年,就在美英飞机轰炸了德国东部历史名城德累斯顿之后,他还完成了一幅反映田园风光的作品——《科摩湖畔》。
1945年7月,纳粹德国投降后不久,保守党在当年的英国国内大选中败于工党。当时正参加波茨坦“三巨头”会议的丘吉尔不得不黯然离开会议,由接任首相的工党领袖艾德礼继续与会。
丘吉尔从权力的顶峰跌到平地。这样的失落和痛苦,是普通人难以理解的。下台后的丘吉尔依然热衷绘画,1946年在达迪南完成了《缪斯河边》。正因为有了绘画,他幸运地实现了软着陆。
50多年以后,丘吉尔的一些作品被公之于众。英国一位名叫约翰·莱沃里的宫廷画师对他的画赞不绝口,由衷地说:“如果他当初投身绘画而不是从政,我相信他一定会成为一位伟大的画家。”
在2001年11月到12月间,英国广播公司在网民中开展了一次调查:“究竟谁是最伟大的英国人?”
经过激烈的竞争,丘吉尔击败了众多对手脱颖而出,特别是击败了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和海军上将纳尔逊勋爵,荣登投票榜之首,成了人们心目中最伟大的英国人。
丘吉尔之所以能成为人们心目中最伟大的英国人,自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绘画无疑是一个有分量砝码。即使说绘画挽救了丘吉尔,也不算过分。这正如他自己所说:“如果不是绘画给我的精神支持,我恐怕活不到今天。”
丘吉尔大起大落的命运告诉世人,业余时间、业余爱好和业余生活的作用是多么的不可忽视。这使我联想到了两位名人的两句话:
一句是爱因斯坦说的:“人之差异产生于业余时间。”
另一句话是华盛顿说的:“业余生活要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