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有时是磨灭

模仿有时是磨灭

他大器早成,人们赞誉他是一位天才的神童书法家。他9岁时就在东京参加了日本青少年书法展,其参展的4幅作品,全部被私人购买收藏,总价值达1400万日元。

当时日本最著名的书法家小田村夫,曾充满自信地预言:“在日本未来的书坛上,必将会冉冉升起一颗璀璨的新星。”

20多年过去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新人相继脱颖而出,而那位天才的神童书法家却销声匿迹了。这是为什么?难道有什么意外阻碍了这颗新星的升空?

为了解开这种疑问,小田村夫在2001年樱花节的时候,带着几个人专程拜访了当年那位9岁就名震日本的神童书法家。

当年的小神童看到小田村夫等人大驾光临,非常兴奋,并如实地汇报说:“我坚持不懈地临摹书圣王羲之的字帖,数年如一日,常常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同去的人看了他的作品之后,惊讶地发现,经过20多年的苦练,他的字与王羲之的字比较起来,简直达到了惟妙惟肖、以假乱真的程度。

但出乎意料的是,小田村夫极为不满,不禁仰天长叹,说:“我明白了,是临摹王羲之的字帖毁掉了他。”

同去的人不解地问小田村夫:“您为什么说临摹毁掉了神童书法家呢?”

性情耿直的小田村夫说:“模仿是必要的,是成长的必经阶段,但一味地模仿决不会产生伟大的艺术家。创新是艺术的主人,模仿是艺术的奴隶。在任何鉴赏家的眼里,他的书法已经没有丝毫的个性。他的书法已经不再是艺术,只是令人生厌的仿制品。”

模仿有时是磨灭。一个天才因一味地模仿另一个天才而成了庸才,这并不只是书法界独有的现象,它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在超越与创新的道路上,只有走生路,才能生而出新;只有走险路,才能险而出奇;只有走难路,才能难而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