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反动的“血统论”在全国各地泛滥成灾,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鱼生鱼,虾生虾,乌龟专生大王八。”诸如此类的口号,不绝于耳,随处可见。这与印度电影《流浪者》中“贼的儿子永远是贼,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相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现在的年轻人也许不会想到,许多所谓“根不红、苗不正”的人,许多所谓“家庭出身不好”的人,在升学、就业、婚姻等诸多方面,都遭受过苦不堪言的挫折,就连像著名演员王馥荔这样优秀的人才也不能幸免。
在谈婚论嫁的年龄,王馥荔与一位解放军同志相爱了。但她男朋友的父母坚决反对,理由很简单且毫无商量的余地:门不当,户不对。他的父母决不让政治上不般配的儿媳妇来影响儿子的发展前程。其实这也情有可原,谁家的父母不替自己的孩子打算,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之间有情没缘,结果只好分道扬镳了。
也许是上苍的安排,后来王馥荔又心有余悸地与另一位解放军同志相爱了。部队首长看他态度坚决,既想成全他们,又不愿意以后落埋怨,于是让他写了一份保证书。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有两条:一是不能入党时别埋怨,二是脱下军装时别埋怨。
他感谢部队首长的关心,情愿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任何代价,毫不犹豫地立下了字据:与王馥荔相爱,无论后果如何,决不后悔,决不埋怨。这在当时,是极其难能可贵的抉择。
事后,他在与王馥荔约会的时候,将自己写保证书的经过告诉了她。她沉默片刻,平静地说了四个字:“我知道了。”
有情人终成眷属。他们结婚了,他们有了儿子。随着国家的日益昌盛,他们的生活和事业也越来越好。特别是王馥荔,获奖越来越多,名气越来越大,呼声越来越高,就连她演的角色也被誉为“中国第一嫂”。
追星族关注着明星的一切,特别是关注着明星的婚姻与家庭。有的说:“王馥荔怎么找了个不般配的男人?”有的问:“王馥荔不后悔吗?”有的担心:“他们的婚姻还能维持多久?”
在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节目里,王馥荔在与朱军对话时明确地回答了这些问题:她的家庭是非常和谐、稳定与幸福的。她将一辈子感激和报答当时做出无私无悔选择的爱人,她将一辈子牢记当时自己说过的四个字:“我知道了。”
一诺为重百金轻。“我知道了”这四个字,实质是她一辈子忠于爱情的庄重承诺。
爱情不贵一时的亲热,而贵持久的忠诚。“我知道了”这四个字,赢得了所有观众长时间的热烈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