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目中的楷模
几年前,美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搞了一次调查:什么人是美国青少年心目中的楷模?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求新求变的社会。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自然是形形色色,甚至可以说千奇百怪。然而,一位极具传统特色的美国高中学生——约翰·汤姆森,却脱颖而出,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
18岁的约翰·汤姆森,家住在北达科他州的一个农场。1992年1月11日,他利用课余时间独自在父亲的农场里干活。当他在操作机器时,不慎在冰上滑倒了。他的衣袖意外地被绞进了机器里,紧接着两只手臂也被机器切断。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汤姆森忍着剧痛跑了400米,面色苍白地坚持到一座房子的门前,用牙齿打开门栓。他爬到了电话机的旁边,但无法拨打电话号码,便坚持用嘴咬住一支铅笔,一下一下地拨动,终于拨通了他表哥的电话。他表哥马上通知了附近的急救中心,请求对他进行了抢救。为了止血,他把断臂伸在干净的盆子里,顽强地等待救援的到来。
急救中心人员赶到之后,他被抬上担架。临行前,他异常冷静地提醒医生:“不要忘了把我的两只手臂带上。”
明尼阿波利斯州的一所医院,成功地为约翰·汤姆森进行了断肢再植手术。他在医院住了一个半月之后,便回到北达科他州自己的家里。又过了一段时间,当他已能微微抬起手臂的时候,就回到学校上课了。学校请他向同学们详细地介绍了当时的经过,媒体也对他的事迹进行了广泛的报道。他成了当时的新闻人物,他的全家、老师和同学们都为他感到自豪与骄傲。
美国青少年为什么喜欢约翰·汤姆森并将其视为心目中的楷模呢?
有的说,因为他喜欢干活,我们喜欢勤劳的人。有的说,因为他聪明,会用嘴打开门,还能用铅笔打电话。有的说,因为他遇事不慌,在生命的危急时刻还知道提醒医生把两只断了的手臂带到医院。有的说,因为他身体棒,平时一定很努力锻炼身体,不然早就没命了。
一位主持调查的学者,对大家的回答做了如下很有借鉴意义的分析和概括:人们佩服约翰·汤姆森的勇敢、机智和忍耐力,更佩服他顽强自救的生存能力。独立、勇敢、坚毅、不懈地与灾难抗争,是美国人民从殖民时代延续下来的优秀传统。这一优秀传统尽管遇到了吸毒、抢劫、性混乱等一些不道德行为的严峻挑战,但仍然根深蒂固地存活在美国人的精神世界里。这次调查的成果,不仅使约翰·汤姆森成为青少年心目中的楷模,而且引起了整个美国社会对如何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的反思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