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难时的智慧
常言说得好,智谋出于急难,巧计出于临危。
战国时期,孙膑与庞涓本是同学,但庞涓忌恨其才华,设计陷害他。孙膑识破后,为了脱身便开始装疯。史书上说,他一会儿大哭,一会儿大笑,一会儿又做出各种傻相:不是唾沫横流,就是说话颠三倒四。庞涓怀疑他是故意装疯卖傻,便令人把他扔进厕所粪坑中,看他究竟是真疯还是假疯。结果孙膑比疯子还疯,狼吞虎咽地抓厕所里的粪便吃。随后,庞涓又令人献上酒肉,孙膑却把这些食物打翻在地,并骂不绝口,说:“你们想毒死我呀!”庞涓这才相信他是真疯了,成了个废人,使孙膑得以脱身。
北魏末年的崔巨伦,也是个很有才学的人。葛荣起义的时候,他担任殷州长史。葛荣听说他学问很好,便想用他做黄门侍郎。崔巨伦不愿依附葛荣,一心想逃出去。五月初五过端午节,群臣聚宴,葛荣叫崔巨伦赋诗,崔巨伦开口吟道:“五月五日时,天气已大热。狗便熏欲死,牛复吐出舌。”这四句粗鄙不堪的诗一出口,四座哗然。葛荣一听,对他的才学产生了怀疑,也就打消了重用他的念头。没过多久,崔巨伦乘葛荣不备,逃跑脱身。
东晋王羲之幼时非常聪明伶俐,大将军王敦十分喜欢他,经常让他和自己一同睡在军帐中。一次,王敦起床后,王羲之还在继续睡觉。王敦的心腹进帐来,屏退左右,同王敦商谈谋反朝廷之事。王羲之醒来,一听外面谈的是关于叛逆的机密大事,知道一被发觉定死无疑,于是佯装熟睡,弄得脸上、被子上到处都是口水。话谈到一半,王敦才想起王羲之还没有起来,不禁大惊道:“事情已经泄露,不得不把他除掉。”他们把帐子掀开一看,只见王羲之沉睡不醒,到处都是口水,这才放下心来,没下毒手。王羲之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这也绝不是一般小孩子所能想到的。
船的力量在于风帆,人的力量在于智慧。智慧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审时度势随机应变。真正能使人发光的并不是身上的珠宝,而是心灵深处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