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 赏
《乱世佳人》是好莱坞影史上最值得骄傲的一部旷世巨片,影片放映时间长达3小时45分钟,观者如潮,轰动美国影坛,其魅力贯穿整个20世纪,因此有好莱坞“第一巨片”之称。该片仅仅用鸿篇巨制这四个字来形容,并不足以解释它带给人们的震撼。长达三年的制作时间,三位导演轮流执导,耗资400万美元,它的出世,凝聚了所有制作人员和演职人员的热情、激情、期待和努力。这部耗资巨大,场景豪华,战争场面宏大、逼真的历史巨片,以它令人称道的艺术成就成为美国电影史上一部经典作品,令人百看不厌。无论是宏观的战争描写还是微观的感情演绎,抑或是对时代、对生活、对人性和对现实的探寻,毋庸置疑,《乱世佳人》代表了一个时代,是一种典型,是一个缩影,因此它是一部经典之作,囊括奥斯卡的多项大奖也不足为奇。
该片以战乱纷争的乱世为影片宏大壮丽的背景,以主人公斯佳丽的爱情纠葛和人生遭遇为主线。它既是一部人类美好的爱情绝唱,又是一部反映当时政治、经济、道德等诸多方面的历史画卷。这部影片是美国电影史上影响最大的影片之一,是好莱坞电影黄金时期的巅峰之作。该片前半部如同一首史诗,在亚特兰大城交战、逃难、枪杀、大火等场面规模宏伟,色彩雄浑;后半部则是一出令人悲恸的心理剧。全片制作严谨,气魄傲人,剧情发展紧凑而荡气回肠,堪称好莱坞的一部经久不衰的经典爱情影片,在1939年问世至今仍受到世界各国观众的欢迎。[1]
“乱世”是电影中人们无奈的处境,可是“佳人”依然必须接受残酷的洗礼。若从电影的整体来看,恢弘的气势、亮丽的色彩(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影片)、豪华的场景,以及宏大逼真的战争场面、细腻的心理刻画和男女主人公天衣无缝的完美组合,都是影片赢得喝彩的亮点。但是留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却是主人公斯佳丽和围绕她出现的男男女女们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对待人性及人生的不同态度,其实他们每个人的思想,都是那个特殊的战乱年代所赋予的产物,他们每个人的经历也是时代所赐予的“财富”,所谓人生、世事无常,在观众看了《乱世佳人》之后,应该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剧情和人物是这部影片最吸引观众的两个重要因素。因为原本曲折的情节就是抓住人眼球的关键所在。可是当观众想把这两个因素拆开来独立分析的时候,却发现是如此困难。人物的性格甚至人生观、价值观等等思想层面的东西,与南北战争时期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有着相互渗透、相互升华甚至相互改变、不可分割的关系。从哲学的角度看,一切事物的产生皆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乱世佳人》的诞生是由于“佳人”们各种需求的心理矛盾和贫困、战乱等外部因素相互作用而缔造的。观众平常所说的“此情此景”,也只有当人物的心理和行为与所处环境基调相协调的时候,才能有明显深刻的体会。
斯佳丽是影片中的灵魂人物,她从一个不谙世事、高傲任性的庄园大小姐,经历失恋、战乱和失败的三次婚姻而逐渐成长,最终也没能很好地把握本已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其实是她自己的悲哀,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哀。说是她自己的悲哀,源自她的执拗、她的任性、她的虚荣抑或是她的迟钝。对于爱情,人们一直都倡导忠贞和执著,可是当斯佳丽那么执著地喜欢着艾西利,硬生生地将深爱他的白瑞德推向绝望深渊的时候,人们深深地痛恨她的执著,甚至说她是执迷不悟。其实她从很早开始,爱的人就已经是白瑞德,可是她自己并不知道。就好像陷入“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这样一个陷阱,她无论如何挣扎也走不出这个困境,也像曾经一个美丽无瑕却没有实现的梦一样,她永远在期待它能够实现,然而这个梦想没有实现也没有破灭。在经历了仿佛一段长时间的寻觅之后,她幡然醒悟:艾西利深爱着他的妻子梅勒妮,而我一直爱着不存在的东西,可不知为什么我并不在乎……当斯佳丽意识到始终占据在她心里的竟是白瑞德的时候,拼命地跑回去四处找他,而当她终于向他表明自己的真心之时,却似乎再也等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了。
对于生活,斯佳丽是坚强的。就像父亲说的,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多爱这片土地。曾经是娇弱的大小姐,却能在战后凭借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撑起偌大的一片庄园;为了交纳高昂的租金,更为了保护这个生活了多年的家园,她不惜牺牲自己妹妹的幸福,夺走本该是妹夫的弗兰克。乱世之中,斯佳丽对于家的感情,永远都是那么浓厚和充满眷恋,因为她深爱着它,就可以为了保护它而忍受他人的责骂和埋怨,甚至舍弃自尊。这样一种坚强让斯佳丽的性格变得更加有棱有角,或许因为这样,才让她执拗地伤害了白瑞德,使他心灰意冷地离开。观众不能说斯佳丽是错的,纵使她并不完美,在坚强、美丽、自信的背后也将女人的吝啬、自私和冷漠展露无疑,所以,这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角色,正好符合人类复杂多面的本性特征,对于人性是一种更加真实的写照。
相对于斯佳丽,梅勒妮这个人物性格似乎趋向于完美,温柔婉约,甚或与世无争。她爱得过于无私,对于一切从来都是善良地处理,每个人都可以从她这里得到安慰。无条件地相信自己的丈夫,痴痴地等待艾西利的回来,并且将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都奉献给了艾西利。付出总有回报,她换来了艾西利真正的爱,可惜却是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斯佳丽和梅勒妮是两个极端,一个刚硬无比可以刺痛每个人,一个温婉至极可以融化每个人;乱世虽然扰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可是人们仍可以选择自己对待人生的方式。
影片中的两个男主人公都参加了战争,经受了残酷的洗礼,也造就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一个忧郁理性;一个幽默激情。艾西利是一位绅士,这是白瑞德对他的评价。他曾经满腔热血地为了祖国而勇敢地战斗,但当战争失败后回到残破的家园,他满是失望和痛惜,所以郁郁寡欢。他爱原有的生活,可是战争毁了他的梦想,其实是许多无可奈何又不可拒绝的现实使他陷入了一个纠结的泥潭,不能自拔。而每当人们看到白瑞德的出现,仿佛可以在水深火热的残酷现实面前得到短暂喘息的机会,他幽默开朗、富于激情的性格和人生态度,会使人舒缓片刻。其实斯佳丽每当和他在一起,内心是开心幸福并轻松无比的,只是被她自己编织的梦幻之网所套住,像漫天迷雾的天空一样,眼前一片模糊,她始终看不清前方、看不清未来,更看不到自己的内心,无意之中已经将痴心宽容的白瑞德伤得体无完肤,最终伤心地离开。
白瑞德的魅力也远远超出了法律所允许的范围。他仿佛永远都在用置身事外的目光冷眼旁观着在迷宫中横冲直撞的局内人。所以他的嘲讽有他充分的理由。他不在乎社会的约束、道德的规范,他只活给自己看,只看重自己的结果,不在乎过程。所以他可以热爱北方佬的精明,却又从心里看不起他们的贪婪和鄙陋;他嘲笑那些以满腔热情参军的爱国志士,却又在亚特兰大沦陷之后,南方注定战败的情况下,抛开爱人,毅然参了军。他永远是那样的理智、冷静。在所有的人都沉浸在南方能大获全胜的幻想中时,他清楚地意识到这是一场没有意义的战争,北方的兵械太强大,而南方只会夜郎自大。战争开始后,他大发国难财,在南方社会被毁于一旦、人人都穷困潦倒时,他穿着极讲究的绅士服装,到处招摇。在和看管他的北方佬一起赌牌时,依然挥洒自如,幽默横生,虽然下一刻他就可能成为他们的刀下鬼。他最了解斯佳丽,甚至胜过斯佳丽自己,而且是唯一一个在清楚地了解了斯佳丽的为人之后还能继续爱她的人。他们俩太像了,既不是淑女,也不是绅士,但他们可以活得其所,因为他们实际,为现实而生活。他可以用几句轻言的诡辩就把伶牙俐齿的斯佳丽气得说不出话来,他的爱就这样潜藏在对她的讥讽和嘲笑中。他用一个男人所能想到的爱一个女人的所有方式去爱斯佳丽,可是她却对他的爱视而不见;他很有耐心地等待着她能够明白她真正需要的人是他,可她的固执让他无可奈何。爱女宝尼的出生,让他把对斯佳丽的爱转嫁到了小宝尼的身上,他不允许女儿受一点伤害,甚至对宝尼过分溺爱。宝尼是一个没有被战争和贫穷摧毁的完美的斯佳丽。他在女儿身上收获了爱,可是谁曾料到巨大的不幸会降落到宝尼的身上,爱女的夭折让他近乎疯狂,他甚至不允许下葬宝尼,而且他和斯佳丽之间也出现了难以弥合的裂痕。梅勒妮的去世,斯佳丽的执迷不悟使他彻底绝望。他黯然离开,结束他心灵的漂泊,回到属于他的地方去。[2]
《乱世佳人》中有历史有战争有爱情,这就使得它的表现手法和结构形式与其他单一的历史剧、战争剧和爱情剧有着明显的不同,它蕴涵了更加丰富的历史内容、情感历程和场景表现,将多种主题融在一部影片中,通过几个主人公的不同经历将时代、现实和生活融合在一起,表达出复杂多元化的意义空间。在1939年这样一个电影并不发达的年代,这样一部包含丰富内容的惊世骇俗之作,更能代表人们复杂又无法言表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