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 赏

◆鉴 赏

如果说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还存在着一块净土的话,那一定是在孩子的心里。《外星人》讲述的便是一个关于孩子的故事。小男孩艾里奥特是个孤独的孩子,他如同每一个在家庭里被忽略的孩子一样,母亲因为离异而无心与孩子交流,哥哥也是个半大的孩子,总是不大理会艾里奥特,妹妹连话都说不太清楚。这种沟通的缺失使得艾里奥特产生一种交流的渴望。于是外星人的出现填补了这个空隙。外星人实际上只是另外一个孩子。虽然他长着大大的脑袋,古怪的身躯,但他也不过是被不小心遗忘了的另一个星球的孩子。当晚回飞船一步的外星人面对着飞船的离去发出一声绝望的哀号的时候,这种被抛弃的恐惧与绝望让人动容。小艾里奥特把巧克力豆撒在森林里,这是他喜欢的零食,于是他觉得外星人也会喜欢。外星人是否喜欢巧克力豆观众并不清楚,但他明白了艾里奥特的友善。这使得他在这个星球上有了一种依托感。当他用他丑陋而干枯的手把巧克力豆放回毯子上的时候,艾里奥特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个怪异的小东西对他没有敌意,他只是对这个陌生的地方充满恐惧感。

孩子的交流世界总是单纯的,他们的规则是简单的。两个孤独的孩子在一起,相互温暖,消解孤独。艾里奥特把外星人带回家,藏在家里,与他对话,即使他听不懂。艾里奥特渴望沟通和交流。他教外星人说话,告诉他连他自己都不太能够明白的地球世界。

“你会说话吗?”然后他就开始自言自语,“我是人,男孩,艾里奥特。可乐,瞧,是喝的,这是饮料,也是食品。这是文具,这是小人,这叫科瑞多,这叫大锤子,瞧,这是胖墩,这个是大头牙,这是蓝多·克瑞斯,瞧,这是鲍勃菲,他们自己也会打起来。你瞧。还有鱼,鱼吃鱼食。而鲨鱼吃鱼,可谁也不吃鲨鱼。瞧,这是糖,可以吃。可以把糖放在里面。当你揭开盖子,糖就出来了,可以吃了。你想吃吗?这是花生,可以吃。可是这个不能吃,因为这是假的……”

这是属于孩子的语言,艾里奥特沉浸在他自己虚构的交流世界中。但孩子之间的语言是相通的,所以外星人应该也是能够明白艾里奥特的。他们之间开始产生强烈的心灵感应。

孩子们见到外星人的反应总是一样,首先是吓得大叫,但过不了多久,他们都喜欢上了他。孩子们总是心思单纯,他们心底没有太多的欲念。他们更看重情感的交流。艾里奥特告诉妹妹:

“听着,别跟别人说,包括妈妈。”

小妹妹还太小,不明白为什么不能告诉大人:“为什么?”

艾里奥特告诉她:“因为大人不能见它。只有我们孩子才可以见它。”

外星人在这个地球世界有着强烈的孤独感。他心地善良,当他看到艾里奥特的手被划伤之后,他就帮他愈合伤口。当他看到迈克头上插着一把刀的时候,他也执意要去帮他愈合伤口,他不能明白刀是假的,伤口是假的。他对一切充满好奇,牙膏、水、玩具以及人,当他每一次见到人类的时候,都惊恐万分。他害怕受伤害,也有着一颗如同孩子般脆弱单纯的心灵。他一直渴望找到同类。在化装舞会上当他看到和自己个子差不多的人的时候,他赶紧笨拙地走了过去,艾里奥特和哥哥只好把他拉了回来——他甚至比孩子更天真。当他看着迈克和歌蒂在争吵打闹的时候,他那无神的大眼突然认真起来,也许他觉得这样很温暖,也很羡慕。至少在这个家庭里他不再感觉那么孤独了。他有一种独特的保护自己的本领,就是把长长的脖子缩起来,当他伸长脖子的时候,那就是他不再戒备的时候了。外星人赢得了孩子们的心。他们给他吃的,教他认字,教他玩。孩子们并不把外星人看成是陌生者,相反,他们把外星人也当成孩子。他们是同一世界的人。所以当外星人迟钝地说出phone的时候,歌蒂一下就明白了外星人想要打电话给他的同伴。

而大人们面对外星人时则是截然不同的态度。艾里奥特的妈妈第一次看到外星人丑陋的面孔时吓坏了,她首先想到的是把她的孩子带离他的身边。她没听到她的身后,外星人在微弱地呼唤着“妈妈”。他也渴望呵护。大人们充满戒备的心态让外星人再次觉得孤独和绝望。

影片对孩子的态度不是说教,而是一种赞赏、一种尊重。影片着重于描写孩子的世界,他们在公车上的嬉笑打闹,他们单纯的爱与恨,他们本真的语言,他们可爱的同情心。影片前半部分除了艾里奥特的妈妈以外一直都没有出现成人的脸。成人在这部影片里退居次要地位。在这个世界上成人制定规则,用成人的目光去理解孩子,这必然给孩子造成痛苦。更多的时候,他们并不在意孩子的想法与感受,他们想到的是成功或者金钱。小歌蒂跟她妈妈说:

“我想让你见一个人。”

然而不管小歌蒂怎么解释,她的妈妈总是不肯听她说话。她只是在自言自语:

“现在东西真是太贵了。……好吧,亲爱的,等我先把东西理好行吗?”

大人们总是那么匆忙,他们甚至不肯停下来一秒钟听孩子们说话,倾听他们的想法。

大人到处搜寻外星人,各怀心思。急促的脚步声,四处探寻的手电筒,他们无法理解孩子,亦无法理解外星人的心思。所以大人总是不容易发现外星人。艾里奥特的妈妈即使在正面对着外星人的时候也没能发现他。大人的出现总是伴随着一大堆仪器、器械,摄像机、探测仪、监视器,他们出动了警察、记者、研究人员。孩子们在阵容强大、设备先进的大人们面前终究无法保护外星人,于是可怜的外星人只能任由人们抬上实验台,给他身上插上各种各样的仪器。原本安静平和的真情被所有的仪器中断。大人们给他做各种研究,艾里奥特的呼声显得那么微弱:“你们没有权力那样做。你们会吓到他。”大人们对艾里奥特的话没有理会。他们自以为是地用各种所谓先进的仪器来探测外星人。外星人在这么多的人与仪器面前显得那么虚弱与无力,就如同孩子们面对大人的各种规则无能为力。当外星人死去的时候,所有的人员都忙碌起来,他们自以为是地喧嚣吵闹着,尝试着用各种仪器去救活外星人,不理会艾里奥特的呼喊。可是救活外星人的还是艾里奥特那真挚感人的话语。外星人终究是个孩子,当他复活后再次见到艾里奥特的时候,他只是兴奋地重复着那句话“E.T.phone home”,丝毫不知道他所处的危险境地。

导演斯皮尔伯格从孩子的角度对成人提出了不满与批判。影片的最后,最先感动的大人是艾里奥特的妈妈,是爱让她改变态度。当小歌蒂问妈妈:我能祝愿他复活吗?妈妈流着眼泪说:“行。”在所有人追赶外星人和艾里奥特的时候,妈妈拼命地说:“不!”

影片最后一段,激烈的音乐成功地表现了追车的激烈。这是大人与小孩的一次最直接和最激烈的对抗。孩子们在外星人的帮助下成功地逃离了大人们的追踪,向着光明与色彩斑斓的天边飞去。

“E.T.phone home(外星人打电话回家)”这句话成为影片的经典台词。当这个带着大大脑袋表情贫乏的孩子,缓慢地说出“E.T.phone home”的时候,观众不能不被打动了。这个长相怪异的孩子流露出被抛弃的恐惧和对交流的渴望。外星人在影片中不断地重复“home(家)”这个字,表达一种对归属感的渴望。导演替现代的人们道出了这种渴望,一种回归家园、回归本真的渴望。外星人渴望回家,艾里奥特也无法离开他的家园——地球。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并没有因此而频繁,相反,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更加深了。

这是一个美好的童话,这是一个需要童话的时代。影片中有很多个像童话一样美好的镜头。艾里奥特与哥哥牵着外星人走向化装舞会的地方,落日很美,他们的背影让人充满温暖。当观众看到外星人带着艾里奥特骑着单车飞上天空,背后是美丽的夕阳,欢乐的笑声响起,这个时候感动如潮水般涌过来。在逃脱大人们的追踪的时候,孩子们的单车再一次地飞了起来。这样的特技在今天看来也许是拙劣的,但是,感动人们内心的不是技术,而是人与人之间真诚的感情。技术永远只是辅助的工具,真正有力的只有情感。影片最后,外星人点了点艾里奥特的额头说,“我在这里”,外星人成了艾里奥特的一个梦。在这个心灵干涸的时代,美丽的童话能够带给人们心灵的安慰。导演斯皮尔伯格借助艾里奥特来表达一种对童心的渴望,一种纯真的回归和对交流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