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 赏
《天堂电影院》是一部记述萨瓦托成长历程的半自传体性的作品,影片细腻而又生动地展示了萨瓦托在童年、青年和中年三个不同时期对于电影的不同诠释和始终如一的执著与热爱,同时也准确而深沉地缅怀着电影发展的历史。甚至可以说,《天堂电影院》就是一部记载电影历史和个人成长的史书。
第一,影片运用多线索的叙事结构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历史的变迁。
首先,影片以主人公萨瓦托的情感历程为故事主线,多条时间线索并行,再现了电影文化的兴盛与落寞……从童年的多多开始回忆,然后是青年的多多……直到多多离开小镇,回忆结束,闪回到现实——多多坐飞机回到了小镇。这些内容构成了影片叙事线索的主干。
其次,影片叙事的时间结构流程展现了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中年的萨瓦托(现实)听说阿尔弗雷多去世的消息,躺在床上缅怀过去——童年时期萨瓦托:小多多看电影、挨打、学习放电影、影院着火时冒险救出阿尔弗雷多(回忆)——萨瓦托陷入沉思(现实):阿尔弗雷多双目失明;青年时期萨瓦托与伊莲娜的美好爱情(回忆)——中年萨瓦托沉浸在回忆之中(现实):青年时期萨瓦托参军,失去心爱的人,在阿尔弗雷多的极力劝说下离开西西里(回忆)——中年萨瓦托(著名导演)回到西西里,看望母亲,送别阿尔弗雷多。
在这两条线索中,第一条线索上的叙事虽然很简短,但是对最主要的第二条线索上的叙事又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正是有两条线索前后呼应,才使得本来只有童年到青年十几年的生命历史,平稳流畅地拉长到了几十年,直到中年萨瓦托成为著名导演。在《天堂电影院》中,两条时间线索平行、交叉叙事,有详有略,过渡自然流畅,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个人成长和电影发展的历史情结。
再次,展现了天堂电影院的历史。影片中天堂电影院几度兴衰,是影片时间结构的一条重要线索:曾经给小镇带来欢乐的娱乐场所,座无虚席;后被一场大火“洗劫一空”,变为废墟;西奥重新修建,再次繁荣;年久失修,破旧不堪;受经济、电视影响,被迫停业;最终被政府买下改建停车场,瞬间被夷为平地。有趣的是,天堂电影院的两次衰落却是完全不同意义上的强烈对比,折射出电影这种文化在人们生活中从兴盛走向衰落的过程,令人感慨于时光荏苒的无奈,惊叹于往昔岁月中流逝的美好与回忆。
此外,影片中“戏中戏”的发展脉络也别具一格。在《天堂电影院》中,“影院里上映的影片,不仅是一个重要的道具,也是一个重要的叙事、表情元素。导演通过一系列经典影片的片断表现了电影艺术的发展历程”[10]。天堂电影院里放映过16部令多多回味无穷的经典老电影,这些经典片段也恰恰表现了电影艺术的发展历程,从卓别林、基顿、哈代、丽塔到海华丝等曾经令人倾慕的著名影星身上也见证了电影经历的辉煌与繁荣。此外,从放映的影片内容上看,接吻镜头被删——放映接吻镜头——放映情色镜头——接吻镜头被剪辑独立成片等,都独立地构成了影片自身发展的线索。
第二,多维空间环境的生动再现,增强了影片内容的真实性。
电影中的空间,一般作为叙述载体,以再现的形式出现在银幕上。这种电影空间的造型因素,不仅能完成电影的叙事作用,“还能透过摄影机的独特视角附丽于具有隐喻的象征性……这种手段使得电影能够超越银幕再现的具体形象而产生一种深刻的哲理内涵”[11]。天堂电影院作为事件发生地,主要展现了三个重要场景:
1.电影院
天堂电影院是西西里镇唯一的娱乐场所,对于二战期间生活寂寥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人间“天堂”,它可以使人们忘记现实生活的艰辛,陶醉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即使这种快乐是暂时的,但也足够让人回味很久。至少对于阿尔弗雷多和萨瓦托来说,这里是值得纪念一生的。而一代意大利人的生活就在这里被毫无保留地勾勒出来。例如,某中年男子把影院当作睡觉场所;放映年轻人最爱看的惊险片时,却有位老人心脏病突发,之后这个座位就摆了一束鲜花;当屏幕上出现卓别林时,大家笑得前俯后仰……
2.放映间
天堂电影院中,每天都在上演着人间的悲欢离合,而作为影院放映电影的主要空间——放映间,却是影片中两个主角——阿尔弗雷多和萨瓦托的重要生活场所。在阿尔弗雷多看来,放映间是“夏天闷死人,冬天冻死人”的地方。但是“当听到满屋子人又笑又叫的时候,会感到欣慰。因为他们高兴,你也快乐,就好像这种快乐是你给的一样”。由于技术落后,易燃胶片引起放映间着火,这种给予快乐的幸福感就荡然无存了,最后,阿尔弗雷多双目失明。
3.广场
广场是独立于天堂电影院之外最重要的活动场所,也是西西里镇现实生活的发生地。在这里不断上演着小镇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悲欢离合。而影片中所渗透的浓郁的生活气息,如泼墨画般在广场轻涂淡抹:
女人在水龙头处洗头;卖尼龙袜的小贩叫卖;妇女们排队打水;中年男子骑马、放羊路过;老人踩着纺车捻羊毛;孩子们在嬉戏玩耍;理发师给驴和孩子们同时理发……一个个生活的细小片断,信手拈来,浓浓的怀旧气息也就扑面而来。在影片中,这些片断并不承担叙事功能,却是神来之笔,韵味无穷。当人们从天堂电影院出来,不再陶醉在电影的世界里,他们回到广场,重新接受现实生活的捉弄。影院与广场便是那个时代意大利人生命中的天堂与现实,也是他们欢乐与苦难的见证。
第三,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1.阿尔弗雷多——老一辈普通意大利人的代表
阿尔弗雷多是天堂电影院的老放映员,也是主人公萨瓦托的朋友和他人生方向的导师。这个双重角色的担当者,在影片中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意大利人对于生活和理想的态度。
作为老放映员的阿尔弗雷多,他从十岁起就担当起天堂电影院放映员的责任,和萨瓦托的父辈们一样,走过最淳朴、最炽热的电影岁月。在他看来,自己像个奴隶一样,被锁在了小小的放映间,但同时,放映电影也成为了他生命的全部意义。阿尔弗雷多这个善良、坚忍的老实人,所能做到的最有意义的事就是尽量让更多的人看到电影。电影院着火了,阿尔弗雷多也瞎了;阿尔弗雷多离开人世,灵车从天堂电影院门口经过,影院也将被炸为平地。阿尔弗雷多就是这样一个与天堂电影院同生死、共存亡的见证者,生于此,死于此,虽怀揣梦想,却一生守候故土。
2.萨瓦托——意大利年轻一代的写照
影片主人公萨瓦托是新一代意大利人的象征。他走在时代的前列,却不舍弃过去,无论是阿尔弗雷多、旧电影、老电影院、伊莲娜,还是自己的母亲,都始终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割舍的情感。
萨瓦托属于有情有义、聪明、勇于接受挑战的年轻一代。与阿尔弗雷多的“固守”不同,他始终把握改变命运的方向盘。童年小多多对于电影的热爱,从跟着神父偷偷看电影开始;拿母亲用来买牛奶的钱换取电影票;试图走进放映间被阿尔弗雷多拒绝,但仍想尽一切办法最终达到目的;爱上身份地位比自己高的伊莲娜时,不顾老放映员的反对,毅然坚持等待,这种勇敢最终打开了爱情的大门;当阿尔弗雷多固守在小镇时,萨瓦托毅然前往罗马,践行诺言,最终取得辉煌的成就。可以说,萨瓦托的一生是充满挑战的,而“萨瓦托就是一种不断要求进步、不断变化的生命力,是影片导演托尔纳托雷自己的写照,也是意大利年轻一代的写照”[12]。
3.疯子——一个无能的独裁者的符号
疯子是西西里镇最不和谐的“音符”。广场是属于大家的,他却总是叫嚷着把人赶跑,大声喊“广场是我的,广场是我的”。当天堂电影院意外着火,人们都在广场惋惜之时,他却笑了:“哈哈,全烧光了,你们看不成电影了。”当新天堂电影院最终被炸为平地时,这个自大的疯子的嚣张气焰荡然无存:拖着大大的垃圾袋从人群中穿过,小声嘟囔着:“广场是我的,广场是我的。”最终从狭小的汽车中间艰难地远去。
疯子这个角色,是站在人民对立面的狂妄的独裁者,可惜是个无能的独裁者。影片中,疯子仅有的几次出场都证明了独裁者始终会被推出历史舞台。
总之,《天堂电影院》是一部关于平常人生但显示着生命价值的成长史。无论是戏剧化的人生,还是人生化的戏剧,二者本来就是连体的。从对放映电影感兴趣到最后成为著名导演,似乎就是导演的自传。在天堂电影院,多多不仅认识了电影,认识了老放映师阿尔弗雷多,更重要的是,多多踏进了电影的世界。当天堂电影院被炸毁时,一方面是老人们对过去凝重而又沉默的悲伤;另一方面却是新一代的青年们在废墟上翩翩起舞与欢笑。这就是时间带给人的隔阂——一些人正在被时间抛弃,而另一些人却在时间中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