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 赏
《阿甘正传》是根据温斯顿·格鲁姆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而成的,原著是一部充满讽刺意味的小说,而电影《阿甘正传》则摒弃了里面的很多刻薄的讽刺片段,拍摄成一部充满温情的影片。这部影片通过一个智障者反映了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部意味深刻的史诗巨作。影片于1994年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修改剧本、最佳剪辑、最佳视觉效果六项奥斯卡金像奖,是美国百部经典名片之一,美国“反智电影的代表作”[16]。
导演罗伯特·泽米基斯1952年出生于芝加哥,早年以创作电影剧本为主。1978年,处女作《一亲芳泽》问世,后与搭档鲍勃·艾伦合作,用多种特技拍摄《回到未来》(1985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剧作奖。在《谁陷害了兔子》中,泽米基斯开创把动画与真人结合在一起的先河,获得多项奥斯卡奖项。1994年,他一改冒险和喜剧路线,拍摄一个普通人的故事,获得评论和公众的一致好评。[17]《阿甘正传》是他的巅峰之作,除了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还获得金球奖最佳导演奖和美国电影协会最佳导演奖。男主角汤姆·汉克斯通过逗趣生动的表演,成为一代美国观众的偶像明星,于1995年迎来前所未有的荣誉,又一次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金像奖杯,并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连续两届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的演员,身价大大提高。
罗伯特·泽米基斯通过一系列特技镜头拍摄了在空中漂浮的羽毛、三K党的活动画面、阿甘和几位总统出现在电视上的画面,以及阿甘和“猫王”、列农的联系,还通过一个小人物的视角,拍出了摇滚、总统遇刺、越南战争和乒乓外交等众多让美国人记忆犹新的事件,叙述手法新颖奇特。本片通过主人公阿甘滔滔不绝的回忆讲述了他一生的传奇故事。影片的特点还在于,在回忆往事的时候镜头时常切换到现在,而在影片后半部分戛然而止,结束了倒叙手法,采用顺叙的方式描述阿甘见到珍妮并与其结婚后的故事。不像其他采用回忆的方式的电影,如《魂断蓝桥》,直到影片结尾才算回忆的结束。这样的叙事安排无疑给影片增加了亮点,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影片《阿甘正传》讲述的是一个智障儿的传奇故事,却折射出美国人民的生活状态,成为一种美国文化的象征。阿甘这个智商只有75的傻子,遭世人鄙弃却具备了所有的美德:诚实守信、忠诚正直、善良勇敢,成为美德的象征。
影片主题鲜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
第一,关于爱。爱是世界上最永恒的感情,阿甘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一个是他的母亲;一个是青梅竹马的珍妮。母亲是伟大的,她对阿甘的爱是无私的。可以说影片中阿甘之所以能有如此憨厚的性格,母亲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母亲更是阿甘心灵上第一个也是最坚强的依靠。一个人辛辛苦苦把阿甘拉扯大,面对先天残疾还有点智障的儿子,她没有退缩,没有放弃,而是不断地鼓励教育他:“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无法预知会吃到什么口味。”而珍妮则是阿甘这一生唯一挚爱的女人,他不管珍妮在做什么,和谁在一起,只是希望她快乐。即使珍妮染上一切恶习,抽烟、喝酒、吸毒,阿甘仍一如既往地爱着她。和珍妮在一起就是阿甘最幸福的时刻,他等待着,等待珍妮回来。珍妮给他的是一种母亲无法代替的温暖,她的声音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她的名字是最好听的。阿甘无论在什么地方做着什么事,心里总是挂念着珍妮,他对爱情的忠贞和执著直到珍妮去世。
第二,“阿甘精神”。《阿甘正传》热映后,美国掀起了一股“阿甘热”。珍妮的那句“跑,阿甘,跑”几乎成了当时的一句名言。阿甘的成功应验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傻人有傻福”。是的,阿甘是个傻子,可是他一直在向前跑,有时甚至连他自己都不能解释为什么会跑到现在这个地方。他的成功看起来是荒诞不经的,他确实是个稀奇的幸运儿。向前跑,成了阿甘的精神支柱,他跑过了同伴的侮辱,跑到了橄榄球赛场;跑过了枪林弹雨的越南战场,跑到了中美的友谊赛场;跑过了暴风骤雨,跑成了真正的亿万富翁;跑遍了整个美国,成了数名追随者心中的梦想,他总是能使许多没有意义的事变成极为有意义的事。他虽然是一个智障者却经历了常人无法经历的事情,而一些身心健全的人却没有自己的目标,这本身就非常具有讽刺意味。
第三,反传统的阿甘。阿甘在30年内经历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先后得到总统肯尼迪、约翰逊和尼克松的接见。他是一名战争英雄,又是一名反战志士。他代表美国参加中美的乒乓球比赛,却无意间成了揭发水门事件的窃听者。他是个英雄,却被塑造成在正常世界不可能存在的英雄,与传统观念背道而驰。人们在时局变动的社会背景下,就像浮萍一样变得飘忽不定,不知道自己的梦想在哪,找不到生存的动力,只能寄希望于他人。阿甘为了排解失去珍妮的苦闷,跑遍了整个美国,却引来无数自愿追随者,他们认为阿甘就是自己的梦想。影片中的阿甘,偏执得可爱,愚蠢却又聪明,在给观众逗趣的同时,也引起无数人展开对生命的思考。
第四,生命的意义。阿甘的生活中有很多重要的人,可一个个接着离开了。好友巴布在越战中中弹身亡;母亲得了癌症去了天堂;爱人珍妮因病不治身亡。而只有他活了下来,他开始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人生。死亡是什么?真的就像妈妈说的那样,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是命中注定的吗?阿甘在珍妮的墓前开始思考,人生到底是命中注定还是像丹上尉说的那样飘忽不定没有定数,也许两者都有吧。在影片结尾,和开头呼应的那片白色的羽毛就是答案。羽毛在空中漂浮了几分钟,没有轨迹,随风飘摇,似乎也在说明着当时美国人漂浮不定的心理状态。
本片还有些其他的主题,比如说反战主题、性解放的主题、种族歧视等等。每一个主题都鲜明地反映了社会的某一个方面,触及了观众心理深处。这是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既具有娱乐性和消遣性,又含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哲理性。
《阿甘正传》的配乐也很有特色,没有阴沉低落的片段,都是欢快甜美的音乐,当中每一个主题旋律都作曲优美,各具特色。为本片配乐的亚伦·史维斯查曾是大型交响配乐的典型作者,对《阿甘正传》的处理,走的是高雅路线,重视情感深度,令人耳目一新。这一洗尽铅华、返璞归真的单纯色调,具有一种清新宜人的温暖气质,从而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音乐奖的提名。一段段音乐随那根羽毛从神秘处飘来,时降时起,漂浮不定。钢琴略带诙谐的点奏,让人感到了难得的轻松,就如影片中阿甘毫无目的的长跑竟产生那么多的追随者一样,随着钢琴的主旋律愈奏愈欢快,另一组弦乐峰回路转突然出现,好像被命运的鸣响包围。轻灵秀逸的旋律像一道拂过耳畔的微风,轻柔地拂过人们的心田。[18]
《阿甘正传》中有很多经典台词含有丰富的哲理,至今仍脍炙人口。如母亲教育阿甘的话:“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无法预知会吃到什么味。”告诉观众要始终保持对生命的乐观和期待,因为奇迹每天都在发生,不要轻易放弃。而珍妮那句“如果你遇上麻烦,不要逞强,你就跑,远远抛开”,在观众看过后付之一笑的同时,也会忽然明白原来这在现代社会也不失为一种处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