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 赏

◆鉴 赏

影片《美国丽人》以深刻的笔法揭示了美国社会的种种症结所在:生活乏味、拜金主义、个人成就感、中年危机、精神压力、毒品、性、暴力。这就是人人向往的美国梦吗?汽车、房子、三口之家,完美面纱背后是对生活的厌倦,对人生的无奈。影片生动地刻画了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中的各种人物形象,揭示了当代美国家庭的伦理问题以及美国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端与危机。

(1)父亲

片中的两位父亲截然不同。莱斯特人到中年,无大作为,典型的中年危机。他在妻子、女儿面前不自信,因为他没有尊严、没有威信。他虽然表面上玩世不恭,内心却早就处在崩溃的边缘。而他毫无意义的存在却因为与女儿的同学——妩媚的安杰拉的相遇而发生戏剧性的变化。作为父亲,爱上了女儿的同学。莱斯特忍受着安杰拉的诱惑,决定为自己做点什么。于是,他开始了自己人生又一次开端,他要重新建构生活,索性辞去乏味的工作,开始健身,去快餐店工作,欣赏音乐,吸大麻。他开始反抗妻子,表现出自己的厌倦。他第一次为活着感到欣喜。所有的一切,都是一种释放,释放自己的活力,释放自己的渴望。所有的一切,都是一种证明,证明自己还活着,证明自己仍有希望。

然而,重生会有代价,会有伤痛。体面的工作没有了,这样妻女更瞧不起自己,尊严更加受挫。重生的活力四射掩盖着依旧脆弱的男人的那颗落寞的心。在死去的瞬间,他看到了温馨的全家福,想到了曾经玩世不恭又恢复激情的世界,他的眼睛折射出了人生的光辉——“我为自己愚蠢渺小的生活而自豪”。

而另一个上校父亲,专制、强权、表面坚硬,他用暴力教训自己的儿子,收藏印有纳粹标志的盘子;而自己的性取向却不能为社会接受。尽管他的社会形象强硬,却拥有脆弱卑鄙的灵魂。当发现自己的伪装被撕破时,他愤怒了。他只有杀掉莱斯特,才能继续掩盖自己。

(2)妻子

卡罗琳,自信、独立,整日为地产工作驱使,外表坚强、内心脆弱,渴望真正的生活。她崇尚贵族生活,吃饭时欣赏古典音乐,拥有代表贵族的名画、餐具、饰品。她渴望成功,不断暗示自己“今天我会卖掉这所房子”。当她无法卖掉房子放声大哭时,又不断暗示自己,要“挺住”。所有这一切,都是女强人的表现。但是,作为一个女人,她还是希望有一个男人做依靠。她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地产国王”儒雅的气质和令人羡慕的成功所折服。与他的婚外情是她对生活的渴望和暂时的满足。她喜欢射击,因为这能为她带来刺激。可是无论怎样,她依旧爱着自己的家,爱着丈夫、女儿,影片最后她依旧抱着丈夫的衣服哭泣。

另外一个不为观众注意的妻子形象是上校的妻子,长期的精神压抑使她早已处在崩溃的边缘。当看到自己的儿子要离开家时,她眼神里流露的支持表现了她的欣慰,因为离开意味着儿子的解脱。

(3)女孩与男孩

珍妮,无法得到父母的注意,自卑。正值青春期的她叛逆,落寞。她上网寻找隆胸的资料,反映了青春期的心态:因为她处在女性身体具有竞争力的社会环境中。当她发现自己被瑞奇偷拍后,虽然嘴里咒骂瑞奇,心里却有满足感,一种被认可的感觉。一瞬间,脸上有了美好的笑意。

在父母的身上珍妮看到了人性的丑恶,她被人忽略,内心敏感。当遇到瑞奇后,她感受到了爱。共同的抑郁感使他们走到了一起,她与他共同面对、共同忍受。

与珍妮截然不同的安杰拉拥有漂亮的脸蛋、窈窕的身材。她试图用自己伪装的“成熟”来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她要以自己的方式证明自己的价值,自己的魅力。但事实上,她是单纯的、无知的。当珍妮的男友瑞奇喊出“珍妮只是一个可以衬托出你的人,你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彻底的平凡,这些你自己都清楚地知道”时,她的心理防线崩溃了,她表面的骄傲终于瓦解。

瑞奇,拥有自己的生命视角。他拍美丽的事物,飞舞的白塑料袋,影片中那个出色的空镜头,一个被丢弃的塑料袋在地上随风起舞,飘来飘去不知归宿在哪里。他说:“那一天很奇妙,再过几分钟就要下雪,空气中充满能量,几乎能听到,这个塑料袋,就跳起舞来,像一个要陪我玩的小孩,整整十五分钟。那一天我突然发现,食物背后都有一种生命,一股慈悲的力量,让我知道其实我不必害怕,永远不用怕。它让我牢记,这个世界有时候拥有太多美,我好像无法承受,我的心,差一点就要崩溃……”多么凄美而震撼的独白。这些无疑表露了他内心的孤独、落寞、迷惘和对毫无希望的生活的悲伤。

影片《美国丽人》为观众作了展示并探讨了人性的阴暗面,这使观众感受到黑暗的方方面面。这部1999年度获得了第72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影片,犀利地揭示了美国日常生活的“众生相”,以及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隐藏着的太多的社会弊病。该片渗透着浓烈的嘲讽精神,演员的表演也可圈可点。同时影片的摄影、剪辑、配乐等皆具很高的艺术水平。这也是为何此片得到奥斯卡众多奖项垂青的原因。

片首和片尾都是从影片故事的进程中摘录出来的。片首是珍妮表述自己对父母的评价,阐述出家庭危机产生的原因;片尾是一个隐喻镜头,随风而动的白色塑料袋蕴含着一种无法解释的美。两个画面点明并深化了主题。这种摘录的重复式镜头运用,将故事情节与主题思想有机地联系起来了。

影片的叙述角度十分独特。莱斯特在影片开始介绍了自己的死,并用整个影片叙述着莱斯特死的原因。这是对莱斯特人生的审视。影片正是通过这一视角赋予日常生活以内涵。

影片中多次出现红玫瑰,十分惹眼。在描述莱斯特与安杰拉的关系时,影片刻画了莱斯特的潜意识、想象和梦境。莱斯特初见安杰拉,眼睛为之一亮,画面马上切入到他的潜意识:偌大的体育馆只剩下他们俩,没有喧哗,梦幻般的音乐响起了。光线集中在两人身上,从远景逐步推进,拉近了两人的距离,并用特写的镜头强调莱斯特如痴如醉的面部表情,以慢镜头表现出安杰拉充满诱惑的动作。最后红色玫瑰花瓣从她的胸中喷涌而出,音乐、色彩、镜头成功地展示了莱斯特的心理。复现式的蒙太奇手法展示了莱斯特的想象世界,表现了他渴望拥有安杰拉的强烈欲望。

影片中还出现了一些标志性画面,如富有生命力的盆景、全家福照片。卡罗琳每天都精心地修剪花朵,似乎生活中的乏味都寄托在盆景上。而全家福照片,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在家庭危机时,莱斯特把毛巾甩到桌上,镜头转到桌上的全家福,照片中家人洋溢着幸福快乐的笑容早已今非昔比;第二次出现在莱斯特遇害之前,莱斯特看着这温馨的照片,家庭本应该和美,此时却遭受破灭。还有印有纳粹标志的瓷盘,它可以作为一种解释——为何上校如此地冷漠、粗暴。另外,瑞奇手中的摄像机不可小觑,它是瑞奇情感的寄托,具有推动情节的作用。

影片结尾的一系列连续镜头,如蓝天白云以及以黑白色调呈现的瞬时回忆,彩色画面描述的此刻其他人的动作与心理。黑白与彩色调交织运用,蕴含着更丰富的内涵。

《美国丽人》得到1999年奥斯卡的多项提名与奖项。如果说“奥斯卡”是美国“揭丑文化”的延伸,那么这部影片则是“揭丑文化”的继续。影片毫不避讳地揭示了当今美国的家庭危机、社会危机以及人性危机。

纷繁的喧嚣及病态的幽默,给了中年危机及中产阶级家庭危机这一老问题新的解决方法。它没有压得令人喘不过气来的沉重气氛,更没有诡异恐怖的戏剧性冲突,影片将戏剧效果与黑色喜剧融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影片以略带嘲讽的口吻告诉观众一个平凡的故事,像是一首荒谬、哀婉的中年协奏曲。

该影片的宣传画是一只娇媚的手和一支火红的名叫“AmericanBeauty”的玫瑰花,轻柔地贴在一个裸体女孩的柔软部位,而影片为观众展现的则是痛苦、挣扎、渴求、无奈以及愤恨的泪。这正象征了美国社会的两面性:外在的生活幸福或表面的物欲满足和内心的阴暗挣扎。总体而言,《美国丽人》是一部主题鲜明、线索复杂、层次分明、视角独特、结构严谨并且技巧纯熟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