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龙脊》拍摄于1994年,记录了广西北部山区龙胜自治县境内一个叫龙脊的地方发生的故事。龙脊自然环境恶劣,资源短缺,勤劳善良的红瑶人民在这里生活了三百多年。大山隔断了他们与外界的联系,也隔断了文明的辐射,似乎任凭人们如何努力也无法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

故事以潘能高一家为主线,讲述了小寨村里的孩子们念书求学的艰辛历程。9岁的小学一年级学生潘能高,父亲不在了,他和11岁的姐姐潘能凤、爷爷、母亲生活在一起。爷爷虽然是个文盲,但是知道读书的重要性,节衣缩食也要供他读书,而无家庭经济能力支撑的姐姐只能辍学在家帮着做些家务。像姐姐一样处境的女孩子在村里还有很多,同村的石梅珍和潘井妹曾经是潘能高的同班同学,也因为家里太穷无法负担学费而失学了。才10岁的女孩子们在干完活后还是喜欢来到学校,倚在门边听课,或者和同伴在家里重温学校里的游戏。破陋的教室边上时常传来她们忧伤的歌声:“妹不知,爷娘不送妹读书,爷娘不送妹读课,无有文章无有名……”

小寨小学隔年招生,共有4个班80多名学生,因为经济原因,龙脊适龄但无法入学的孩子就有40多人。潘军权是潘能高最要好的朋友,两人每天形影不离,学习成绩不相上下,放牛的时候也在一起背书。虽然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但是已经能够感受到家里的窘况。

念五年级的潘纪恩比他们大一点,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知道努力学习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是小寨小学里唯一一个上晚自习的学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乡小学民族班,因为在那里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但是因为家里没钱供他念书,不知道能否继续上学的他就利用暑假的时间去村子20多公里以外的白水坳矿区淘金,几番辛苦只淘到些水银。就在潘纪恩准备回家的最后一天,他淘到了一块小小的金子,这让他很开心,因为上学的学费终于有了着落。

暑假期间,县里的希望工程给龙脊的小寨小学拨款3万块钱建新校舍,乡亲们也都捐工捐料,帮着修建了新的教学楼。21岁的代课老师黄翠凤也很高兴,她是全村唯一的汉族人,一个人教几个年级的语文、算术和音乐。辛苦而收入菲薄的工作似乎并没有磨灭她的淡定从容,也许是因为她从孩子们身上看到了他们改变命运的希望。

9月份,小寨村最隆重的开学典礼如期举行。县里来的教育部门的领导颁发了来自希望工程的救助卡,这张价值300元的救助卡可以供村寨里的失学儿童读完小学,而拿到了乡民族班录取通知书的潘纪恩即将和同村的另外两名女同学一起踏上去乡里念书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