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 赏

◆鉴 赏

《勇敢的心》是一部描述欧洲中世纪战争的史诗,是一部历史英雄传记片。影片大胆选取了沉重压抑、郁闷悲愤的历史题材,展现了苏格兰起义领袖威廉·华莱士与英格兰统治者不屈不挠斗争的英勇场面。首先,影片高扬了自由的主题和意义。

导演用大量镜头表现了苏格兰美丽的土地和恬静的生活,这可以推广到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片土地。而表现侵略者的凶残,这同样可以推广到任何一场侵略战争,由此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侵略者一步步侵犯苏格兰人民的自由,从领土到生活,再到生命,最后到爱情。当被侵犯的范围已经达到了自由的全部,于是华莱士站了出来,他要维护的不只是爱情,还有自己的自由以及全苏格兰人民的自由。

其次,影片成功地塑造了华莱士的英雄形象。

美国《人物》杂志评论说:“《勇敢的心》是一部充满了激情、政治、浪漫、道德的古装史诗巨片,对任何一个导演来说都是一个空前的挑战和考验。编导吉布森表现出了非凡的能力,成功地推出了这样一部具有深刻民族主义和政治内涵的影片,他当之无愧被称为‘世界巨星’。”[22]

梅尔·吉布森扮演的华莱士表现了英勇无畏的精神,人物心理始终处于压抑和渴望自由的矛盾冲突中。追求为自由而战的大无畏精神成就了华莱士的个人魅力,成为影片的一个亮点。每个人的心都是自由的,都可以追求自由,自己掌控自己,不甘受压迫和奴役。追求这种自由的权利造就了华莱士强硬无畏的性格,也正是在遭受迫害和揭竿起义胜利后,华莱士更清楚地认识到必须完全打败英格兰军队,解放苏格兰人民,才能真正获得自由。于是在战争取得节节胜利之后,华莱士并未被加封爵士所诱惑而停止作战,而是直捣英格兰的要塞约克郡,并希望联手苏格兰各贵族彻底打败英格兰军队。也正是这种追求自由、追求自我权利的信念使华莱士在国家与个人命运之间选择了前者。

人物的性格表现在每次的矛盾冲突中。妻子梅伦被杀激起了华莱士心中的仇恨,他开始了为自由、解放而战的征途,这个信念贯穿人物命运的始终。追求自由造就华莱士的英勇魄力,同时也造成了华莱士被残害的结局。主人公追求自由的精神是整个影片的格调和主题,为自由而奋战不仅是主人公内心的呐喊,同时也暗示了自由是获得生存的基本条件。

主人公这种鲜明的性格从他的语言和神态中彰显出来,成就了英雄独特的震撼人心的个人魅力。例如,返乡与同伴比赛丢石头的场景中,华莱士成熟又有点俏皮的神态和语言,告诉他们作战关键是要有智慧、要稳、要准。这也可以看出华莱士的有勇有谋。华莱士争取联合贵族作战时,在战场上激励人心的一段话表现了他丝毫不动摇的决心:

“如果战斗,你们可能会死。如果逃跑,至少还能……多活一会儿。年复一年,直到寿终正寝,你们愿不愿意?用这么多苟活的日子,去换一个机会,就一个机会。回到这里,告诉我们的敌人,他们也许能夺走我们的生命,但他们永远夺不走我们的自由。”

华莱士坚决果敢的脸庞和高亢的声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就像一头勇猛无畏的狮子,所向无敌。华莱士银幕形象的造型非常独特:健壮的身体和破烂的衣着,褐色的脸庞以及如同狮子一般的头发,策马扬鞭,在苏格兰的森林、乡村,以及战斗场面的背景中出现,使观众感受到了英雄的粗犷豪迈,无所畏惧的个人魅力。梅尔·吉布森所饰演的华莱士有一种野性的、粗犷的美。影片中展现的多数是华莱士骑着战马奋勇杀敌、无所畏惧的场面,人们感受到了英雄的豪情。带着自由的信念而战的华莱士凭智谋和胆量战胜敌人、在激怒下杀死苏格兰贵族的场面,既是观众心中愤怒的宣泄,也是一场痛快的精神宣泄,观众容易产生共鸣。一次次矛盾冲突中的华莱士的英勇表现,加深了他在观众心目中的印象,观众对他由敬佩到认同,到最后与主人公的心境融为一体,一个英雄的形象完全呈现在观众面前。在影片结尾,酷刑之下的华莱士仍未屈服,大喊自由,将观众既悲痛又震惊的心情提升到了极点,观众因主人公的死而震撼和愤怒,这使影片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为了满足观众的欣赏心理,避免因场面的血腥残酷而压抑,影片中加入了华莱士与梅伦以及后来与王妃的爱情场面,使影片的风格呈现出既悲壮又优美的多样特征。

再次,影片的摄影技巧也很成功。

影片气势宏伟壮阔,不愧为史诗巨片,将公元前13世纪苏格兰人民的起义搬上了银幕。片中苏格兰农村、森林的景象和凄婉哀怨的风笛烘托了苏格兰人民沉痛的气氛。影片启用3000人、200匹马的宏大战争场面,具有历史的真实感。绵延的群山、蓝色的湖泊和灰色暗淡的天空,将观众的视野引入处于战争中的苏格兰村庄。这些画面基调暗淡、压抑,暗示了将要发生的故事的苍凉,主人公的悲壮,苏格兰人民受压迫的沉重气氛。

影片中的画面构图也很讲究,多处构图是不平衡的。如小华莱士看见英军的铁蹄进入村庄后,晚上独自一人回住处。天空和山占画面的1/2,地面占1/2,画面上的地面是向右下角倾斜的,仿佛整个山脉和天空要压下来,朝向小华莱士走的方向,暗示了小华莱士接下来的悲惨命运,即后来父亲和哥哥战死,小华莱士成了孤儿。

此外,在影像的造型上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在人物的造型对比上,注意外在特征的差别,如苏格兰起义民众破烂的衣裙、古铜色的脸庞、蓬乱的长发和贵族们华丽的衣着、漂亮的发式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反映了当时苏格兰民众备受压迫、贫困的生活,也强有力地烘托了影片的主题,即反压迫、反统治。华莱士那如同狮王一样的长发陪衬那张坚毅的古铜色脸庞、刚毅无畏的性格,和英格兰统治者及贵族们白净的脸庞、外表下隐藏着的邪恶心灵,也是影片中的一个鲜明的对比。在音乐造型上,注意内在特征的表现。苏格兰人民悲苦生活的背景音乐低沉委婉,如小华莱士目睹远征而去的父亲和哥哥,音乐悲凉哀婉,衬托了苏格兰人民当时的心境。说明受压迫的苏格兰人是善良的、淳朴的,是邪恶的统治者剥夺了他们的自由。统治者的军队出现时音乐突变,统治者的铁蹄跃入眼前,音乐由舒缓突转为急促,节奏加快,令人厌恶的、刺耳的狂浪笑声和厚重的马蹄声融为一体,以此表达出观众的愤恨和厌恶之情。

总之,《勇敢的心》这部史诗巨片带给观众的不仅是场面壮阔的视觉冲击力,而且是非常深刻的心灵震撼。这种震撼更多的还是来自它对自由的呐喊,对旧制度的宣战和对新生的渴望。[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