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孔子所作《序卦传》是很值得玩味的,读后,看不出占卜的意思,好像在就事说事。那么孔子为什么要作《序卦传》呢?依孔子对易理的把握,他不会偏离“道”去解易,原来,孔子这么做,是为了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六十四卦,不是相互孤立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易》先设立了乾坤二卦,象征天与地,天地之间不能没有生命,于是便有了屯卦,屯就是万物萌生之意。屯字上面的一横,象征土地,土下有弯曲的草正待破土而出,破土而出的前提当然要充盈生命的力量,否则就不会有生机的勃发。生命已经破土而出,立于天地之间,那么这个初生的生命肯定是一张白纸,处于蒙昧无知状态,于是就有了蒙卦。我们今天有时还用启蒙这个词,就是与此有关。
蒙昧无知怎么能生存?这便有了需卦。需是生活所需,生活所需要的,就是要学习的。这如同非洲大草原上大的猎豹要教会小猎豹生存的本领一样,这是必修的课程,缺了这一课,小猎豹就会夭折。
当一群小猎豹在学习捕食时,如果大家共同捕获了一只羚羊,那么这战利品应该归谁,或功劳应该记在谁的头上?这就会出现争讼,于是有了讼卦。
讼就是官司,官司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情,无论谁打官司,后面肯定牵扯到一批人,因为作为社会的人不是孤立的,他和部落、亲友是联系在一起的,于是有了师卦。
师是众多的意思,人多,又是为了争讼而来,那么必然人就会根据各自的立场站到一起,像土著人的械斗,肯定要站成对立的两排,这个时候,就有了远近之分,正所谓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于是比卦出现了。
比本意就是亲比、朋比的意思,不亲近的人不会肩靠肩站在一起。相互亲近的人一多,大家不分彼此,打到的猎物、收获的谷物都集中在一起,东西就会有所剩余,这便有了小蓄卦。
小蓄是指财物有所积蓄,这积蓄是共有的,是大家都出过力的,可能有人负责看管,但如果要支配就不行了,支配这些东西需要大家共同说了算。可是大家都凑到一起会很麻烦的,缺一个也不行,那么怎么办?需要制定一个大家都认可的规定,按规定办事谁也不会有意见,于是就有了履卦。
履,说文的解释是“足所依也”,这里就是行为规范的意思,是指礼仪制度。这是一大进步,像汉谟拉比法典,把规定刻在石柱上,大家都来遵守,这么做社会就有了秩序。一旦大家都按照礼仪制度办事,社会就会秩序井然,就会国泰民安,于是便有了泰卦。
泰是通达无阻,可是什么事情也不能永远通达,凡事都有个发展过程,都有从小到大,从弱及强,然后由强到盛,由盛变衰的过程,物不可以终通,继之就是谁也不喜欢的否卦了。当然,否极泰来,事物总在发展变化当中,没有永远的通达,也没有不变的厄运,天道循环,周而复始,世界才丰富多彩。
按照孔子的解释脉络,我们会发现《易》就像一个原始部落生活轮回的写照,每一卦都和前后卦密不可分,所以研究《易》,不能把六十四卦割裂开,也不能把每一卦的上下爻割裂开来研究,因为六十四卦是从八卦推演而来,八卦相荡,才荡出了三百八十四爻,荡出这万千气象。
孔子在《序卦传》中有一个观点很耐人寻味,这就是对井、革、鼎三卦的联系解释。
井卦
井卦是继困卦而来,事物到了受困的局面,必然会从上返下,这就是《井》卦。孔子以井来喻事物发展的低潮阶段,分析得很到位。井卦是由下巽上坎组成,从卦象看是木上有水,是深入到下面把水汲上来,所以是井。所谓“改邑不改井”,就是说村子可以迁移,但井却背不走,因此,用井来表示君主刚毅中正的美德,这是井卦的本义。
然而,井用的时间长了,就会有所淤积。有了淤积,井水的质量就会下降,这样就需要不断淘井。淘井就是对原来的井进行革新,这就有了革卦。
孔子是提倡革新的,从他对井卦和革卦的联系看,他认为革新是保持井水常新的唯一出路。对革卦的解释也极为形象,“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是说革卦犹如水火相息,相互克灭,两个女子同居一室,兴趣又不相投,这个时候就会发生变革,要么两人打成了冤家,要么有一方发生了兴趣的变化,总之,两者相安无事是不可能的。
变革要文明地进行,革卦是下离上兑,离乃丽也,象征文明;兑即悦也,象征和悦,这是说改革一定要文明、有序、充满人性化的进行,即使这样,也还需要一个周期才能得到民众的信任,如果离开了这种正道去改革,就不能做到“革而当”,就会导致悔恨的产生。只有变革得当,才能“其悔乃亡”,没有悔恨产生。这种思想对当今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改革也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因为社会的动荡会使改革走向流产,因此在改革中保持社会的稳定是一条重要的原则。
革卦下来是鼎卦,孔子把鼎这个很神圣的器皿与改革联系起来是很有意思的事。鼎卦是下巽上离,大吉大利,亨通无碍。鼎是盛饭、煮饭的器物,又是祭祀时用的神器,变革当然要从这里入手了,即“革物者莫若鼎”。这种改革的思想是孔子的首创,就是说变革应该从上层建筑着手,不应该由下至上,上面都糊涂的事情,下面又怎么能搞清楚?如果从下面开始搞,不但不会有文明、和悦的效果,还会出现动荡的局面。
从以上三卦的联系看出,孔子的思想是极具维新精神的,他的这种解释使易更加充满了变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