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传: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精品]》简介
《杨绛传: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精品]》这本书是由梅子创作的,《杨绛传: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精品]》共有58章节
1
目录
...
2
序言
1911年7月17日在北京诞生了一名女婴,她就是我们书中的主人公杨季康,又名杨绛。这个小小的婴儿会塑造怎样的传奇,经历怎样的风雨人生呢? 她比较幸运,出生在书香...
3
第一章 北京的1911年7月17日
生命是一次又一次轮回,人生是一场永不谢幕的表演,有些人来到这个世界是见证一段历史的;有些人来到这个世界是记录这段历史的;有些人来到这个世界是体验亲情、爱情、友情...
4
来了是意外,活着是真谛
1911年7月17日的北京,从海外留学归来的杨荫杭迎来了第四位千金。谁也不知道这个女婴会塑造怎样的传奇,经历怎样的风雨,演绎怎样的百年人生。 喜欢吃冰激凌的杨荫...
5
到启明女校求学
1920年2月杨荫杭患病,病得特别严重,无法工作,只得在无锡的家中养病。大姐寿康比阿季大12岁,她打算开学带领闰康、阿季到上海启明女校上学。启明女校是有名的洋学...
6
苏州中学逐梦
阿季在启明女校只上了三年学,杨荫杭担心教会学校对孩子的思想有影响,就把三女儿、四女儿转移到苏州的振华女中求学。振华女中后来成为苏州市第十中学。 阿季在振华女中度...
7
无字的笔记
如果说青春是一场盛开的花季,那么,就让所有成长的少女展露红颜,在时光的流域中绽放吧! 1926年,阿季上高中一二年级时,振华女校教务长王佩诤先生办了个“平旦学社...
8
第二章 大学铸就芳华
在这一章里,得把阿季叫杨季康了。因为她已经脱离了稚气,走入成年的殿堂,阿季这个爱称用在18岁以前还算恰当。...
9
东吴大学圆梦的才女
璀璨的青春需要不断进取才能绽放芳华。1928年,17岁的杨季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与东吴大学。上大学注定有不一样的相遇,不一样的结局。杨季康原本...
10
清华大学铸英才
在杨季康的心目中,清华是久存于心的圣地,那里有适合她读的专业,可以满足她对文学的向往与追求。虽然在四年前她与清华无缘,但没有放弃的信念终于让她走进清华。 杨季康...
11
最好的遇见
清华大学研究院鼓励研究生跨系选修课程。喜欢文学的杨季康选修了中文系写作课。当时朱自清(1898年—1948年)任中文系的授课老师,他脍炙人口的代表作是语文课本里...
12
邂逅白马王子
风华正茂的才女少不了追求者,从东吴大学到清华大学,追求她的男子无数,还没有一个男子能叩开她的心扉。当女同学们和男友在花前柳下谈情说爱时,杨季康总是独坐一隅看书、...
13
第三章 深陷爱河情何限
遇到他也许是上天最好的安排,她为他结束了闺秀生活,成为他的妻,伴他漂泊天涯。最美的爱情是:你需要我时,我在。伴君左右,夫复何求。...
14
情书遥寄相思意
从那以后两个人开启了恋爱模式,不是约会就是通信。杨季康到清华上大学的时候,钱钟书已经离开了清华,到清华大学的研究院,两人不能时刻相见,钱大才子充分发挥了斐然的文...
15
珠联璧合订姻缘
分开的日子里,除了钱钟书一日一封情意绵绵的情书外,剩下的就是两人无尽的相思。那些难眠的夜晚,每当想起对方的点点滴滴,那撩人的思念似杏花雨、如杨柳风,在心里来回荡...
16
结识钱穆和叶公超
钱钟书终于如愿以偿和杨季康订了婚,后到上海的私立光华大学任外文系讲师,兼任国文系教员。杨季康也准备重返清华攻读研究生。钱基博把在燕京大学任职的钱穆介绍给杨季康,...
17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1934年春节,钱钟书回母校看望杨季康,毕业后,他一直忙于做学问,要不是牵挂的她在这里,说不定还得再等两年考完试才回来。钱钟书在清华上学期间,只参加过班级集体出...
18
第四章 英国逐梦
“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我和他(她)一样。...
19
我和他一样
有天,杨季康无意间读到英国传记作家对最理想婚姻的概括:“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杨季康觉得自己也是...
20
在牛津大学,饱览群书
他们到达伦敦后,决定欣赏一下伦敦的风光,反正他们来得早,距离开学还有一段时间。钱钟书找到两个在英国留学的堂弟钱钟韩、钱钟纬。这弟兄仨在异国重逢,那激动、喜悦的心...
21
生活三部曲:看书、会友、探险
在牛津有很多富翁,钱钟书认识一位叫史博定的富翁,传言这位富翁可以为牛津大学设立一个汉学教授的职位。他有个弟弟K.J.Spalding是牛津某学院的驻院研究员,是...
22
爱的佳肴
在老金家住的时间久了,逐渐吃不饱饭。杨季康吃得少算不了什么,对于吃不饱的钱钟书来说,每天饿肚子,那可不是好玩的事。杨季康总是把钱钟书喜欢的食物省下来给他吃,这也...
23
第五章 永远灿烂的妻子
在大才子身边陪读,虽然自由自在,但谁都渴望拥有自己的一片天空,渴望命运的波澜,渴望外界的认可……...
24
生活琐事觅幸福
两个相亲相爱的人在异国他乡求学,杨季康克服种种困难为最爱的他建设了一座心灵家园,也给自己打造了一个温馨的家。他们在这个家里请同学喝茶,煮中国的饭,看书,讨论问题...
25
到伦敦和巴黎探险
向达喜欢到杨季康的小窝做客,目的是蹭饭。他说在休士牧师家顿顿吃土豆,一天不吃土豆,这日子都难挨,弄得他快到休士牧师家的时候,嘴里就吐酸水,有心理障碍了。可见在国...
26
钮先铭眼中的钱钟书夫妇
杨季康在牛津,从不食人间烟火的淑雅女子修炼成应付生活琐事的能手。她的诗情画意依然,没有在煮茶煮饭中消失殆尽,她依然容貌秀丽地行走在异国他乡。她那未经尘世熏染的、...
27
在牛津诞下爱女
探险回去后,达蕾女士很守信用,果然把那间大点的房子租给了他们,房子里没有了盘旋的加热管,还有新式的大澡盆放在洗漱间里。他们用的热水是电加热的,用起来很舒服也很方...
28
第六章 变身“我们仨”
杨季康:“我自己才做了半年妈妈,就失去了自己的妈妈。常言‘女儿做母亲,便是报娘恩’。我虽然尝到做母亲的艰辛,却没有报得娘恩。”...
29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钱钟书像个孩子似的,遇到困难找爱妻,哪怕是她刚刚生下孩子。依赖一个人,比爱一个人更甚。杨季康安慰他“不要紧”,他的心就真的放下了,回去继续不小心弄坏另一样东西。...
30
“我们仨”在巴黎
钱钟书在伺候妻女期间完成了论文答辩,获得牛津大学学位,这是多么完美的事啊!同在牛津留学的庚款生,很得意地告诉钱钟书:“考官们在口试时只提了一个问题,以后就没有谁...